平凉静宁“归雁经济”腾飞的密码
原标题:静宁“归雁经济”腾飞的密码
中国甘肃网2月24日讯 据平凉日报报道(记者 秦玉龙)人才流失,招商引资难,是西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普遍面临的困境。而如何吸引人才回归,助力乡土振兴,成为众多县域面临的重要课题。静宁县的“归雁工程”之所以能够突破瓶颈制约,引来万千“归雁”回飞“筑巢”家乡。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启示和意义。
解码静宁“归雁经济”腾飞的密码,首先得益于其独特的产业优势。作为“苹果之乡”,静宁苹果以其优良的品质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不但成为“甘味”农产品的头号代表,而且出口海外,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这一产业基础为归乡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可能。在外打拼的静宁人,看到了家乡苹果产业的巨大潜力,纷纷带着资金、技术和新的经营理念归来。这种产业优势与人才回归的良性互动,为静宁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仅有产业优势还远远不够。静宁县委、县政府从多个方面入手,为归乡创业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扶持。在行政审批方面,政府简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在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方面,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子女教育和住房保障方面,政府解决了创业者的后顾之忧。这些贴心、高效的举措,让“归雁”们感受到了家乡的诚意和温暖,坚定了他们回乡创业的决心。
静宁县还注重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积极与企业沟通合作,倾听需求,及时解决问题。众多企业纷纷入驻静宁,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归雁”们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在宣传推广方面,静宁县也下足了功夫。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归雁工程”的政策和优势,展示家乡的发展变化和潜力。这些宣传不仅让在外的静宁人及时了解到家乡的机遇,还激发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和回乡创业的热情。许多在外游子在看到家乡的宣传后,纷纷表示愿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然,静宁县“归雁工程”的成功,还离不开静宁人的家乡情怀。当看到家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归。这种家乡情怀不仅体现了静宁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忠诚,也为静宁县的“归雁工程”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静宁县的“归雁工程”不仅吸引了人才的回归,还带动了资金、技术和理念的流入。这些资源的汇聚,为静宁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同时,“归雁”回飞也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雁阵”落静宁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样本:西部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而人才回归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要吸引人才回归,就需要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政府的积极作为、良好的营商环境、有效的宣传推广以及深厚的家乡情怀。只有这些因素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形成强大的人才吸引力,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 2025-02-24崇信:公益培训点亮寒假生活
- 2025-02-24崆峒区:产业奖补助增收 乡村焕发新活力
- 2025-02-21平凉静宁:智能化服务提升群众就医幸福感
- 2025-02-21平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五届六次会议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