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奏响春耕“集结号” 蓄力农业“开门红”
原标题:奏响春耕“集结号” 蓄力农业“开门红”
今年,庆阳市紧盯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把春耕生产作为全年农业生产的重头戏,早谋划、早行动、早落实,统筹做好农资储备、调运、配送和技术服务,助力农业生产“开门红”。全市计划春播粮油作物39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66万亩、油料作物31万亩,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4万亩。
围绕粮油高效生产、优势产业培育等重点工作,我市通过持续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引进试验力度和新模式、新装备集成配套应用,不断提升农业科技生产水平。指导各县(区)持续深入实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积极推进万亩、万头(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继续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加快构建种养菌“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格局。深入推进抓点示范,高标准谋划建办农业科技示范点100个以上,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及时开展“三情”调查,制定印发《2025年全市春管春耕技术指导意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群众结合农时墒情,全面落实好镇压划锄、耧施化肥、中耕化控等保墒抗旱促生长措施,促进苗情早发稳长、促弱转壮,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按照“三稳、一提、一扩”目标要求,我市抢抓春播关键农时,印发《2025年全市春播主要农作物品种布局指导意见》,通过科学合理布局、良种良法配套,不断提高全市的良种覆盖率,达到粮油持续增产增效目标。引导群众进一步优化农作物种植区域布局,中南部塬区稳定玉米、大豆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北部山区在稳定玉米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大豆、马铃薯和杂粮种植面积。继续扩大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北部县(区)稳步扩大胡麻种植面积, 中南部县(区)稳步扩大麦后移栽荏种植面积,不断提高油料作物生产能力。
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推进,我市根据春播计划科学测算农资需求,农业部门建立“周调度”制度,与供销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25年春耕生产农资保供的通知》,健全完善农资调度保供机制。从1月份起,重点对玉米、马铃薯、大豆、春小麦等春播作物种子和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储备情况进行调度,准确掌握了解全市农资市场供求情况,确保农资市场货源充足,满足春耕生产需要。目前,全市已储备各类春播作物种子3.8万吨,储备化肥14.29万吨、农药103.44吨、农膜1.08万吨、有机肥22.97万吨,分别占需求量的53.8%、66.2%、58.5%、64.2%、78.2%,农资总体价格较上年同比保持稳定。大力开展农机具维修保养和机耕、机播作业技术服务,印发《关于扎实做好春耕备耕农机化生产工作的通知》,全市共检修保养农机具4.2万台(件),培训农机操作人员4600人次,投入农机具4.5万台(件)。
我市还制定出台灾害防范指导意见,加强设施蔬菜、食用菌棚室及畜禽圈舍安全排查,落实防范应对措施,降低自然灾害损失。加快开展早春开花类作物政策性保险投保,力争3月底前全面完成承保工作,保障农业生产顺利推进。(庆阳融媒记者李亚绒 通讯员王茜)
- 2025-02-21庆阳市西峰区:暖心服务为新就业群体保驾护航
- 2025-02-20深化区划地名服务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庆阳市区划地名工作综述
- 2025-02-20庆阳市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基地投入运营
- 2025-02-17四季轮转中难舍一碗庆阳饸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