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奏响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华美乐章——兰白两区建设成果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吴涵
中核钛白依托白银市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国内钛白粉行业实现稳步增长;兰州石化3.5万吨/年特种丁腈橡胶装置在这里建成投产;甘肃瑞德林生物有限公司研发的蓝铜肽、玻色因、麦角硫因、阿基瑞林在市场获得了肯定……兰白两区建设喜报频传;2024年年底,再传捷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协同攻关成果推广机制入围2024年政策试点“揭榜挂帅”单位。
经初步测算,2024年,兰白两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36亿元。其中,兰州新区400亿元、兰州高新区366亿元、白银高新区225亿元、兰州经开区445亿元。
“相较2023年,兰白两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8%;作为衡量一个地区自主创新投入规模及水平的重要指标,兰白两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9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9个百分点。”省科技厅兰白工作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4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836家,较上年同比增长2.7%;兰州高新区在全国178家国家高新区排名第53位,提升3位。
…………
成绩来之不易。
凝聚发展合力
省科技厅发挥兰白两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制定印发2024年兰白两区建设工作要点,围绕科技赋能产业、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等五个方面,研究提出18项工作重点及90项具体任务,紧扣兰白两区新一轮发展规划重点指标,将其纳入2024年强科技行动调度内容并先后10次进行工作调度,督促推进落实。圆满完成工信部国家自创区自评,推动实施“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计划;积极会商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完成了兰白自创区财政直接下达(库款直拨)和自然资源事项的优化。
作为兰白两区建设的最强“双翼”,兰州、白银两市积极落实主体职责,携手发力——
联合签订《兰白一体化建设科技与创新专项合作协议》,聚力推进兰白自创区建设、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共建开放融合创新生态。
同时,强化省市对口部门沟通对接。省科技厅探索设立了“兰白两区新质生产力专项”重大科技项目,严格按程序完成了2025年储备项目的评审。省财政厅强化兰白两区专项资金支持,下达项目建设新增政府债券额度33.63亿元。
位于白银高新区的甘肃博克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物医药、化工及材料中间体的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企业负责人说:“我们坚持每年拿出营收的3%到4%用于研发投入,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创新绝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探索融合。2024年,省科技厅加强与中国工程院合作,组织申报2024年中国工程院经费支持的战略研究咨询项目3项,发挥“大师引领”效应,获得经费支持480万元。同时,组织召开甘沪企业科技合作交流座谈会、甘沪服务企业直通车暨东西部科技成果线上推介会等,积极促成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兰州新区共同围绕新型薄膜材料、太阳能光伏组件等项目开展合作;兰州高新区、白银高新区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合作共建“兰白自创区上海科创飞地”,已招引“飞入”项目2项,储备孵化意向“飞入”项目8项,对接技术合作项目28项。指导各建设主体先后赴西安、广州、苏州等地做好科技招商,引进“飞天智脑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年处理8万吨铝灰环保绿色循环利用”等项目31项,签约金额50.91亿元。
激发创新活力
支持医用重离子治疗装置重要材料无氧铜制备技术研发并实现国产替代,第三套医用重离子治疗系统成功通过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支持“小型化重离子治疗装置研发”,实现了同位素分离技术突破,为我国自主量产医用同位素奠定了基础;支持兰石集团建成石油装备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系统,成功研制全球首台套苯乙烯进料汽化器,研发设计、制造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兰石集团兰石重装公司“125MN大型快速锻造液压机组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项目……
“向‘新’而行,用科技创新蓄势赋能。”省科技厅兰白处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省科技厅聚焦兰白两区产业升级关键核心技术的发展瓶颈,组织优势力量申报101项重点研发计划、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占申报总数的80%以上。”
产业为本,创新为魂。近年来,兰白两区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持续发力,省发展改革委推荐兰州佛慈制药抗疫药品产业化及配套改造、白银时代瑞象年产2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等29个项目申报国家生物制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等专项,并安排省预算内基建资金3.17亿元支持相关项目建设。
省科技厅组织实施2024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66项、金额13926万元,其中兰白两区43项,金额为9534万元,项目数、资金额均超过65%;支持组建“甘肃省铜铅锌资源高值高效利用创新联合体”“甘肃省乳产业创新联合体”取得积极进展。
2023年,由省科技厅和省工信厅批准组建的“甘肃中医药产业创新联合体”在兰州揭牌。这一创新联合体由甘肃药业投资集团牵头,联合省内科研院所、医院和39家中医药产业上下游优质企业组成。
“省科技厅以科技重大专项形式支持甘肃中医药产业创新联合体开展中医药产业技术研究。”甘肃药业集团科技创新研究院总经理助理朱永红告诉记者,仅在中药材安全性方面,利用高通量非靶向检测技术,就已经开展了3000批次的中药材评价。
除此之外,省工信厅还支持兰白两区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改造项目69个,完成投资61.1亿元。积极推荐区内企业海默科技(集团),成功获批工信部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释放人才动力
2024年,兰白两区精准滴灌优化育才,既“引得来”又“育得出”。甘肃省委组织部将兰白两区各类企事业单位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纳入“陇原人才服务卡(D卡)”申报范围,对符合条件的38名人才给予每年50万至100万元扶持资金。实施“一企一策”重点人才项目,向兰州助剂厂等2家区内企业给予600万元资金扶持,选派6名高水平专家组建2个省级专家顾问团,针对性开展服务。
同年,省科技厅牵头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关于认真做好深化院士制度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支持兰白两市青年基金项目183项、金额732万元,优秀博士生项目100项、金额400万元,在站博士后专项39项、金额195万元。
省教育厅推进实施高校产业支撑计划“龙头对龙头”行动,积极组织省内20所高校选派129名青年博士赴兰白两区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技术攻关等服务工作。支持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在兰白两区内建设技术产业创新服务中心、“西师白银”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省住建厅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近2.3亿元,支持兰白两市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8269套,为1.73万户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
在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上下功夫,在培育发展创新主体上做文章,在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上求突破,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2025年,兰白两区将继续对标国家所需、甘肃所能、两区所盼、未来所向,以引领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和新经济新动能培育为主线,突出自创区和试验区两大创新高地建设,统筹推进兰白两区产业发展与创新发展双轮驱动,全力打造陇原新时代自主创新的新高地。
- 2025-02-22国网陇南供电公司:踏雪巡线保供电 守护万家灯火明
- 2025-02-22【甘快看】住手!你们不要再打了
- 2025-02-22【甘快看】住手!你们不要再打了
- 2025-02-22【甘快看】今年甘肃将深入推进统计工作智能化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