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央媒看甘肃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25-02-20 11:08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陈发明

  开栏的话 “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西部地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青年人奔赴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本报今起开设“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专栏,报道广大青年投身西部建设、奋力开拓创新的澎湃激情,同时全方位展现西部地区的新变化、新气象、新成就。

  在平均海拔3600米的甘肃玛曲县,河南女孩王福华有过几次纠结,但作出了同样的选择:留下来。

  2020年,从河南安阳学院毕业前,得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年轻人就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两个月后,从小在大平原上长大的王福华来到了青藏高原东端的甘肃玛曲县。蓝天、白云、大草原,让王福华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片土地。

  没几天,强烈的高原反应、不同的工作和生活节奏等,让王福华心生纠结。“身为志愿者,不能退缩。”王福华给自己打气,“熬过适应期就好了。”通过监测血氧指标、适当调整作息、加快转变角色等,王福华逐步适应高原的工作和生活。在玛曲县委组织部工作的1年里,她走遍了全县所有乡镇和村落。

  1年服务期满后,几位同伴选择了回到家乡,王福华再次纠结,“舍不得离开当地淳朴的群众”。再三考虑后,王福华决定继续在玛曲服务,于是递交了续签申请。续签的3年让王福华迅速成长。到期后她不再纠结,而是参加玛曲县的教师招考,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这边的教师队伍确实需要新鲜血液,另一方面,我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影响更多的孩子。”

  据了解,自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甘肃省实施以来,先后开展了乡村教育、服务乡村建设、健康乡村等8个“西部计划”专项。天津、江西、河南、山东等11个对口省(市)和甘肃省累计选派1.3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到甘肃基层服务,4000余名像王福华一样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扎根在甘肃,为当地教育、卫生、农技等社会事业发展注入新理念、新活力,成为青年学子“建功西部”的亮丽风景线。

  近年来,甘肃出台一系列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扎根西部建功立业。去年,甘肃出台“带编入企”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支持在甘各类企业引进用好高层次人才。甘肃还建成博士后“两站一基地”143个,吸引集聚博士后800多人。通过实施“陇原之光”人才培养项目,支持各地各单位培养骨干人才。

  在清华大学经历了11年的求学、研究,2023年的夏天,林丹彤带着家人来到兰州,成为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一名青年研究员。“我做水环境、水资源相关的研究,西北地区水资源相对短缺、利用率不高,这些问题的研究更加急迫。”身处黄河边,林丹彤认为自己的研究能更好结合当地实际,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个人的研究兴趣能跟国家的需要结合,那便是最好的奔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