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新春走基层|康县:返乡学子为家乡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2025-02-17 17:23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孙珩力 通讯员 王泽远

  新春佳节之际,康县的大学生以“返家乡”社会实践为纽带,深入基层一线,参与家乡建设,用青春脚步丈量乡土热忱。2025年寒假,康县大学生联合会组织的“青年人才返家乡”主题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开展,170余名学子通过政务实践、产业调研、志愿服务等形式,为“五美康县”建设注入蓬勃动能。

  活动以“新春进企业”开篇,大学生们走进当地特色产业园区,调研农产品加工、文旅康养等县域经济支柱产业,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观摩,深入了解“产业兴县”战略的实施路径。在青龙山休闲度假区,西北师范大学学生郑萌欣沿盘山步道走访,详细记录文旅规划与生态保护融合的实践经验:“康县的山水资源不仅是‘绿色财富’,更是乡村振兴的‘金色名片’。”

  基层一线成为锤炼本领的“练兵场”。返乡学子与社区工作者共同开展“情暖康城·暖冬行动”,为孤寡老人包饺子、送温暖,组织青少年参与文明宣传。宜春学院学生崔娜娜在政务实践岗位上严谨细致,她说:“从数据整理到群众沟通,每一项任务都是对责任心的考验。” 

  “过去总向往大城市,这次实践让我重新发现家乡的潜力。”山东大学学生李瑾首次参与活动,她在走访中发现,康县通过生态移民、产业扶持等措施,让偏远村落焕发新生。而就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刘翔则感慨:“与乡亲们同吃同劳动,让我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康县大学生联合会会长王泽远表示,活动旨在搭建“双向赋能”平台:既让青年人才在基层实践中增长才干,也为县域发展凝聚智慧力量。“我们通过‘返家乡’实践,引导大学生成为家乡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传播者’。” 

  从个人成长到时代呼应此次实践不仅是青年学子的“成长课”,更是乡村振兴的“青春注脚”。学子们提交的调研报告涵盖文旅融合、基层治理、产业创新等领域,部分建议已被纳入县域发展规划。共青团康县委相关负责人指出,活动深化了青年对“国之大者”的认知,呼应了新时代“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号召。

  正如李瑾在实践日志中所写:“家乡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希望,我们的脚步虽小,却能与时代同频共振。”康县大学生以行动诠释了“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家国未来”的深刻内涵,为乡村振兴战略写下生动青春篇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