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甘快看】《今日聚焦》——循着总书记关切·瞰甘肃丨用生态底色绘就发展绿色

2025-02-14 19:38 来源:视听甘肃

点击图片查看

  牢记嘱托,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久久为功,用生态“底色”绘就“发展”绿色。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强调,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过去一年,全省上下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久久为功推进美丽甘肃建设,以更高站位坚决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夯实生态根基。

  滔滔黄河,蜿蜒奔涌,入甘南、临夏,穿兰州、白银,流经甘肃900多公里。重要的地理位置,突出的生态功能,赋予甘肃特殊而重大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甘肃围绕生态修复、经济转型、文化传承三大任务,精心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体系,大力度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系统化开展区域流域综合治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作为黄河国家战略首倡之地,甘肃持续树牢上游意识,率先出台《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构建1+N+X政策规划体系,扎实推进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协同推进工业、生活、农业和尾矿库“3+1”污染综合治理,努力将黄河建成岸绿景美的生态河。

  2024年,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质优良比例98.2%,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九年稳定达到Ⅱ类标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黄河之滨也很美”成为甘肃的靓丽名片。

  既要用情守护每条河,也要精心呵护每片绿。

  走进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溪自然保护站,工作人员李光海正在调试设备,准备对辖区内开展空中巡航任务。李光海告诉记者,他从事资源管护工作已经有4个年头了,经历了从最初的“双腿”巡护到如今的固定翼无人机巡护的过程,科技的发展与改变,让“巡护”变得更加精准、便捷。

  在哈溪自然保护站,固定翼无人机每个月要开展3次空中巡护任务,主要观测森林火情和人为侵扰活动。一旦林区出现热源,无人机上搭载的多光谱镜头可以利用红外影像快速甄别,帮助护林员及时发现,尽早处置。

  巍巍祁连山,绵延千里,像一道天然屏障,用坚强的身躯保护着美丽富庶的河西沃野,阻挡着三大沙漠的汇合、南侵,也肩负着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新使命。甘肃坚决抗牢祁连山生态保护重大政治责任,制定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机制,强化祁连山地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祁连山生态环境常态化监测、评估及考核。2024年祁连山生态环境质量、典型生态保护修复区域生态状况综合评估监测结果显示:75.36万公顷林地森林蓄积量持续增加,75.27万公顷草原生态稳定性不断增强,5.21万公顷水域面积更加稳定。保护区内不同种群野生动物数量,较2014年提高15%至20%。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大见成效,实现绿色蝶变。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会地带,是我国“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土地沙化和遭受风沙侵袭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多年来,面对浩瀚沙海,一代代陇原儿女持续接力,运用科技治沙、工程治沙等办法,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在瓜州县2024年疏勒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项目北桥子长沙岭标段施工现场,工人们严格按照压沙规程和标准摊铺稻草、填沙压草。疏勒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项目是瓜州县实施三北六期工程的首个项目,建设总规模2.96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245万亩、封滩(沙)育林2.01万亩、工程固沙0.71万亩、新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5处(含配套设施),项目计划2025年8月完工。

  甘肃省坚决扛起防沙治沙主体责任,坚持高位推动、开展区域合作、强化科技支撑,“三北”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24年底,“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综合治理任务1063.82万亩,其中营造林305.40万亩,种草改良476.02万亩、防沙治沙282.40万亩。2021年至2023年,国土绿化面积实现“三联增”,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二。

  世界濒危珍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在水中觅食、嬉戏;雪豹、豺、猞狸、白唇鹿等珍稀野生动物密集打卡甘肃。新物种频频现身,“老朋友”繁衍壮大,也成为了我省生态渐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成效的最好见证。

  2024年,全省各级各方面以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为总目标,以建设美丽甘肃为主线,以健全和落实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机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机制、荒漠化综合防治机制为总抓手,深入实施“三北”工程,持续打好“七大标志性战役”,不断提升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祁连山国家公园经过生态治理修复,变成葱茏林海;定西、庆阳、平凉等山峁沟壑,经过小流域治理,黄土高原变绿、黄河水变清;河西走廊“三北”区,经过防沙治沙,植被覆盖度显著提升……今天的甘肃不断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多姿多彩的美丽甘肃正在阔步走来。

  回首过往,风雨兼程铸就坚实脚步;展望未来,砥砺奋进续写辉煌篇章。2025年,全省上下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发扬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新时代愚公精神,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让陇原大地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山川更秀美,把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筑得更牢,让甘肃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