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网络中国节·元宵|灵台:元宵佳节汤圆甜 长者食堂暖心间

2025-02-13 11:42 来源:中国甘肃网

  正月十五,中午12点,灵台邵寨镇雷家河村互助幸福院渐渐热闹了起来。一位位上了年纪的村民,循着四溢的饭香,步入院内的长者食堂。里面四五张桌子,顿时坐得满满当当,有人正就着菜嚼着花卷,有人正端着碗,喝着香甜的汤圆。65岁的雷银科老人正与几个老熟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 

  “味道好!吃得舒服。”雷银科竖起大拇指,为村里的食堂点赞。

  作为工业园区,雷家河村516人,大半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老人较多,老龄化程度也高,60岁以上101人,占比近20%,老人们一日三餐,全靠自己做,时间长了,吃饭竟成了个麻烦事。

  2023年5月,灵台因地制宜依托现有互助幸福院,扩建长者食堂,雷家河村成了首批试点之一。

  吃得到底咋样?“有肉有菜,你瞧瞧。”记者看到,雷银科的桌上热气腾腾,既有猪肉烩菜、小炒肉这样的“硬菜”,也有凉拌黄瓜这样的凉菜,荤素搭配合理,元宵佳节,厨师还特意为老人们准备了汤圆。看到记者,一旁的村民雷瑞芳也抢着说:“每周还有一顿排骨呢!蒜薹炒肉、豆芽炒粉条、油炸果子还有炒面、扯面,天天换着花样来!” 

  “我们办长者食堂,目的是为了解决村里老人的吃饭麻烦问题。但同时注重精准施策,避免泛福利化。”灵台县民政局养老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双成掰着手指细细算道,“财政补贴后,每个老人一餐只需3元钱,就能吃到一顿热乎饭,平均每月花费不到300元。”

  在餐厅,记者看到厨房操作间窗明几净,桌子旁,放置了几个消毒柜,写着一个个村民姓名,方便老年人自带碗筷。

  距雷家河村100公里之外的朝那镇马寨村,记者看到,村里把活动中心改建成了长者食堂。餐厅旁,有棋牌室、文艺活动室,里面器材齐备。如今,81岁的马文章老人常常在吃完午饭后,约上几个老朋友,在隔壁打打牌,晒晒太阳。 

  长者食堂与幸福大院的合体,在满足老人吃饭需求的同时,丰富其精神需求,成为老人精神交流的园地,孤独感也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化解,“老人来都在院子里、房子里还能进行交流,就知道村上、国家、镇上有什么大事儿,来都在一起,不但是吃饭,还是在一起相互交流学习。”在马文章老人看来这两全其美。

  长者食堂想要长期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除了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外,更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发掘更为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 

  为了降低长者食堂的运营成本,灵台出台政策鼓励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以长者食堂为载体,延伸开展日间照料、健康管理等多项养老服务。

  而中台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发展,便将这一利好政策照入现实,入住幸福院的老人每月交2500元左右,可以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就餐,还可以享受居家照料、健康管理等多项服务。

  两年来,一个个长者食堂如雨后春笋般在灵台各乡村相继冒出新芽,14个长者食堂,近50个村实现全覆盖,惠及全县60岁以上老人1800余人。

  通讯员 孙筱娜 朱强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