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营商“法治牌” 筑牢发展“硬支撑”——甘肃法院以高质量审判执行服务保障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原标题:打好营商“法治牌” 筑牢发展“硬支撑”——甘肃法院以高质量审判执行服务保障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去年以来,全省法院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总体要求,立足审判执行主责主业,建机制、攻难题、提质效、优服务,以实际行动为企业纾困解难,助推全省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从逐步提升到跨越发展,为甘肃打造营商环境标杆区域注入强劲司法动能。
以机制建设聚合力、强抓手
制度是法治化的形式载体,制度建设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基础。
去年以来,省法院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人社厅等部门,出台服务招商引资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管理办法及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方案等,凝聚工作合力,厚植营商环境“法治沃土”,进一步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此外,省法院不断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工作方案,为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制度支撑。同时建立金融司法协同、“招商引资马上跟进”等机制,保障金融市场健康安全、护航“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实施。
一子落,满盘活。各中、基层法院陆续出台制度机制,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定西市法院出台关于规范重整程序适用提升企业挽救效能的审判指引、关于破产程序中财产网络拍卖的实施办法等11项制度,进一步规范全市法院破产案件办理。
——临夏州法院瞄准企业经营活动难点痛点堵点,修订完善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7条提升举措等,编制“企业防范经营法律风险的三十项提示”,帮助企业提前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白银市法院创立“企业信用三重修复机制”,即被执行企业在依法履行相关法律义务后,法院依法删除该企业失信信息,解除限制高消费措施,并在最高法院被执行人信息网上屏蔽其失信信息,解除守信企业经营路障,加强对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的正向激励。
以专项行动攻重点、破难题
在一起执行案件中,案件双方当事人系供货关系,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得500余万元的货物后,一直未能支付货款,乙公司遂将甲公司诉至法院。
经双方协商,定西市临洮县法院作出民事调解书,约定期限分三期支付全部货款,若其中任意一期不按期支付,则可申请全案执行。因甲公司未能按照调解书约定的要求按时支付,在法官的多次沟通下,甲公司负责人决定拿房产以物抵债。
“这间房子是供应商以物抵债的,总面积159平方米,当时的单价是每平方米6030元,这样算下来就是958770元。”“不行,现在这个小区的房价已经下跌,按照原始报价我们是不能接受的。”
在双方僵持的时候,法官调解说:“我们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房价按照开盘价计算确实不太合适,但是按照每平方米4000元折价也太低了。双方各退一步,拿出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价钱。”
最终,在双方律师的反复协商和法官的调解下,此套房产按每平方米5530元的价格完成了以物抵债,双方在调解书上签字并握手言和。
在达成调解后,甲公司律师向执行法官提出申请:能否解除他委托人的“限高令”。因其委托人公司被上下游公司拖欠了大量工程款,“限高令”对他出行讨要欠债极为不便。
“在你们履行了一部分款项的情况下可以酌情解除‘限高令’,但是剩下的款项必须尽快还清。”执行法官说,执行工作不仅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人性化的执行工作能推动企业走出僵局,形成良性循环。
去年以来,全省法院持续开展“陇原风暴”执行行动,建立多项“司法查控”协同网办机制,执行到位率同比上升15.65个百分点,执行质效稳居全国前列。同时,对积极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及时修复信用4.2万人次,助推诚信甘肃建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此外,全省法院持续深化府院联动,建立企业破产援助资金、破产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坚持该出清的出清、能救活的救活,办结破产案件293件,破产案件结案率84.44%,稳居全国前列,40余家企业通过破产重整实现涅槃重生。
以指标监管提质效、促公信
去年以来,全省法院立足审判执行主责主业,坚持快办案、办好案,努力缩短办案周期、提升案件质量。
兰州市法院紧盯审判执行各项指标,开展“审判质效提升攻坚年”活动,突出质量、效率、效果相统一,全面推进案件阅核,建立上诉案件跟踪、发回重审案件提级审理制度。
金昌市法院紧盯审执相关司法数据,制定关于强化判后答疑助推案源治理的实施意见等,推动上诉率、申诉申请再审率持续降低,诉前调解成功率持续提升。
甘南州法院主动与金融、妇联等机构以及全州人民调解组织对接,搭建金融调解中心、老兵调解室、巾帼工作室等多元解纷平台,争取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与此同时,全省法院优化“立审执”全流程诉讼服务,推动案件诉前分流、繁简分流,为企业提供多元解纷方式,推动涉企矛盾纠纷高效化解。全省法院超12个月未结案件由2022年初的6797件大幅减少到91件,平均结案时间由128天大幅减少到62天,审限内结案率同比上升9.6个百分点,案件办理用时更短、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聚焦营商环境核心指标监管调度,省法院打造营商环境信息平台2.0版,实现了对全省法院营商环境各项指标的自动抓取、动态监管和排名评价,更好统筹了指标监管与效果展示、规范指引与亮点培育。
平台聚焦营商环境建设中由法院牵头的“解决商业纠纷”“办理破产”两项重点工作,精细化设定了24项监管指标,实时掌握涉企司法服务情况,及时预警和发现问题,为企业纾困解难。
以“联企护商”办实事、优服务
“现在对方正在如期履行中,履行情况乐观,多亏了法院的调解。”去年4月,天水市甘谷县法院诉服中心速裁团队对一起涉企买卖合同纠纷案进行案后回访,企业相关负责人将案件后续履行情况作了说明。
此前,某科技有限公司因买卖合同纠纷将某碳素有限公司诉至甘谷县法院,该起案件标的额巨大,案涉产品质量鉴定难度高、专业性强,原、被告双方曾私下多次协商,纠纷均未得到解决。诉至法院后,速裁团队在调解上下足了功夫,进行了多次调解,最终使双方互谅互让,达成调解协议。
“只有对方履行了义务,涉企纠纷才算真正得到化解,企业才能安心经营。”速裁团队法官表示。
“调解+回访”是甘谷县法院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快速解纷止争,督促案件履行的有力举措。近年来,甘谷县法院主动延伸司法审判职能,走进企业深入了解实际需求,推动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取得了实质性化解涉企纠纷工作的新成效。
去年以来,全省法院跟进落实“包抓联”,组织开展“访企业、提建议、优环境、促发展”行动,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发布典型案例,引导企业依法经营、健康发展。
全省法院干警联系对接各类市场主体9384户,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体检等4024场次,化解矛盾纠纷1444起,帮办实事1887件,以法治先行推动安商护企。同时深入落实“诉讼服务十项承诺”,建立一体化集约送达体系、推进智慧诉讼服务平台实质化运行,以司法审判“加速度”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
“下一步,全省法院将在审判质效上再提升、在司法服务上再优化、在司法公信上再增强,坚定信心、干字当头,以高质量审判执行服务保障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省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 2025-02-13【企业家说营商环境】“企业高质量发展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
- 2025-02-11【甘快看】财经聚焦|各地“新春第一会”释放高质量发展强劲信号
- 2025-02-11“三高”企业激活定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2025-02-11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开放发展势头强劲——甘肃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