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文化中国行|定西渭源:非遗展演闹元宵

2025-02-12 17:17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中国甘肃网2月12日讯(通讯员 乔彩凤 马富平 王彦强)渭水源头多胜意,红火日子幸福年。2月12日,定西渭源县“金蛇鼓舞闹元宵 红火渭源幸福年”2025年元宵节社火集中展演活动如期举行。

  活动现场,旌旗迎风飘扬,鼓点铿锵有力,11辆造型精美、主题鲜明的花车和26支秧歌方队齐聚一堂共庆元宵佳节,极具渭源元素的各类文化活动相继登台亮相,为全县人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文化盛宴。

  灵蛇献瑞,鼓乐喧天。上午十点,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活动正式拉开序幕。由11辆花车带头组成的方队载歌载舞走过君山文化广场主会场,每辆花车都精心设计,融合了地方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科技装置,展现了渭源县在特色产业、城市建设、民俗文化等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成就。

  本次展演活动由“一主四分四篇章”组成,主会场设在君山文化广场,在县城区重点场所分别设四个分会场,由全县16支乡镇社火队和行政系统、农业系统、政法系统等10个县直系统组成26支参演队伍,5000多名演员身着鲜艳的服装,手持彩扇、绸带等道具,扭动着欢快的步伐,分鼓舞盛世、遗韵渭源、祝福祖国、奔向未来四个篇章进行展演,展现出渭源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高烨鎏金、龙飞狮舞,扇舞锣响、太平鼓威……活动当天,渭源县万人空巷,广大市民齐聚君山广场,街道两边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大家纷纷驻足观看,拍照打卡,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表演现场,由300多名演员表演的《群艺贺岁 民俗共舞》大型开场节目巧夺先声;精美独特的彩车展示,以渭源县灞陵桥、首阳山和渭河文化、德源文化为设计灵感,车身装饰精美、设计元素丰富,生动诠释渭源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旗舞表演铿锵有力,鲜艳的旗帜在风中飘扬,舞者们以矫健的身姿和整齐的步伐,展现了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大禹导渭情景剧表演,生动展示了华夏先祖的勤劳与智慧;动作夸张、独具特色的高烨表演、灵动威武的舞龙舞狮、惊险高亢的踩高跷,以及传统社火等精彩表演赢得广大群众满堂彩。

  一位带着孩子从银川赶来观看家乡社火表演的居民表示,今年的元宵节活动比往年更加精彩,看到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也让孩子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加社火展演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陆海青说:“我们麻家集的羌蕃鼓舞经口耳相传,从以前单纯的农村祭祀活动,发展到现在寓教于乐的民间文艺活动,从乡村走向城市。特别是校地合作让年轻人敲起羊皮鼓,羌蕃鼓舞得以传承创新,近两年走向了全国的展演舞台,并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渭源县以文旅融合发展赋能经济增速,深入挖掘渭源社火、花儿、皮影、秦腔、羌蕃鼓舞等活态民俗文化,有序推进“一月一活动,一季一赛事”文旅体活动,黄河文化特别是渭河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保护和弘扬,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得到全面传承,自然资源得到得到全面开发,文体旅深度融合、研学游悄然兴起,“采薇首阳山·爽游渭河源—红火渭源欢迎您”文旅品牌越擦越亮。2024年,渭源县接待旅游人数360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20亿元,分别增长57%、107%。

  让全县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富起来、精神乐起来,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是渭源县委县政府始终不渝的初心和使命。渭源县以打造“陇上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基地”为目标,传承红色基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聚精会神追赶进位,一心一意担当实干,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渭源崭新篇章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