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金昌

【强科技 增动能】金昌:“科技流”涌入乡村振兴大潮

2025-02-10 09:09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原标题:【强科技 增动能】金昌:“科技流”涌入乡村振兴大潮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 通讯员 蒲瑞华

  时下,寒风料峭,万物蛰伏。但在金昌市,许多科技工作者已奔忙在田间地头,抢抓时间孕育农业新希望。

  近年来,金昌市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聚焦打造高品质菜草畜百亿产业链的现实需求,围绕科技创新赋能乡村产业发展这一主线,坚持“科技+政策”“科技+项目”“科技+平台”“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补齐农业科技发展短板,增强了农业迈向高质高效的发展后劲。

  小土豆为乡村振兴增添新“薯”光

  走进位于永昌县城关镇大坝村的甘肃荣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马铃薯繁育基地,实验台上摆放着各类精密的仪器设备,瓶瓶罐罐中装着形态各异的样本,科研人员身着实验服,神情专注地忙碌着,精心培育微型薯种苗。

  这些幼苗承载着马铃薯产业崛起的希望,是繁育优良种子的核心基础。

  “这几年,马铃薯的产量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好种子。”甘肃荣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陆海宁满眼笑意,“永昌的基地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环境污染小,天然隔离条件好,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具有培育良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作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致力于脱毒马铃薯种薯新品种引进选育推广等业务,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

  在公司宽敞明亮的工厂化育苗车间里,一排排整齐的培育架上,试管苗茁壮生长。

  公司利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对马铃薯优良品种进行大规模的脱毒快繁和原原种生产,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标准化、高效化,大大缩短了繁育周期,提高了种苗的质量和产量。

  陆海宁向记者介绍,目前,公司已建成完善的马铃薯脱毒苗繁育中心和原原种生产温室、网室,可年生产马铃薯原原种2000万粒、原种1万吨、良种5万吨,能满足20万亩马铃薯种植用种之需。

  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的坚实支撑。甘肃荣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把创新作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与甘肃农业大学建立了茎尖剥离技术体系、田间病毒检测技术体系,大大提高了公司脱毒苗繁育成功率,田间病毒检测的及时性更好地保障了种薯生产的质量。

  “一棵草”带动“一条链”

  在位于永昌县水源镇的甘肃杨柳青牧草饲料开发有限公司永昌分公司内,苜蓿虽然早已收割入库,但是工人们依然在生产车间忙前忙后,将刚生产出的饲料清点装车,销往邻近市州以及江苏、内蒙古、宁夏等省区。

  “我们根据牛、羊、骆驼等在不同育肥和产奶周期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差异,研发生产出10多种类型的饲料,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甘肃杨柳青牧草饲料开发有限公司永昌分公司总经理栗志说。

  在杨柳青公司的苜蓿仓库里,整齐码放着去年集中收割的苜蓿。“小一点的原捆为25公斤,在收割的时候可以就地打捆。为了满足运输和大客户的需求,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工成400公斤的‘吨包’。”栗志说。

  得益于金昌得天独厚的牧草生长条件,杨柳青公司创立了“丝路花雨”牌苜蓿颗粒和高密度草捆,多次荣获“甘肃省名牌产品”,产品销往广东、重庆等地。

  “我们大力发展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产业,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目前,金昌已成为甘肃省最大的商品苜蓿草种植基地和国内优质牧草的重要产地。”栗志说,我们能够同时抓好产量和品质,这与其在科研领域不断获得的新突破密不可分。

  2023年6月,“甘肃永昌苜蓿科技小院”和“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金昌综合试验站”在该公司挂牌,依托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优势,以金昌苜蓿产区为核心,辐射周边,重点开展牧草高产优质高效配套生产技术实验示范推广、技术咨询和培训,解决了牧草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谈起未来发展方向,栗志信心满满:“我们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推动牧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让苜蓿草成为金昌市一张亮丽的绿色名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