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新春走基层|灵台:高崖村社火闹新春

2025-02-08 16:15 来源:中国甘肃网

  锣鼓喧天,社火迎春。在甘肃灵台,社火与春节紧密相关,没有社火的春节仿佛缺少了灵魂。新春时节,万象更新,县城乡镇到处弥漫着新年气息。锣鼓声响起、社火表演拉开序幕的那一刻,新春的氛围被推向高潮。

  “咚咚锵锵锵、咚咚锵锵锵、咚咚锵咚咚锵……”腊月初九,喧天的锣鼓声里,灵台县高崖村村民自发组织的的社火表演在该村文化广场 “闹腾”起来,尽显浓浓年味儿。寒冷的天气抵不住群众对民俗社火的热捧和欢喜,闻声从周边赶来,聚拢在广场上,踮起脚尖,探着脑袋,录视频、拍照片,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

  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手绘五彩脸谱,身着鲜艳服饰,关公出五关、战长沙……经多次排练演出,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拥有五十多名成员的社火表演团队风格日趋成熟。每逢春节,他们的社火巡演活动备受当地及周边群众关注和期待,成为该县社火极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时候爱玩嘛,尤其对于舞刀弄枪的社火手艺比较喜欢。初中后开始跟村里的社火艺人学习社火表演。从模画脸谱到学习招式,再到角色扮演、实战演出,过程虽然缓慢,但快乐和兴趣却一直是上升的。”从“黄忠”到“蔡阳”的角色扮演,21岁的在校大学生李斌涛切换自如。作为土生土长的高崖村人,李斌涛对家乡的社火情有独钟。这几年寒暑假期,李斌涛断断续续学习社火表演,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得到了村里社火老艺人的肯定。

  “今年是我学习表演社火的第五个年头,在家乡人面前演社火,既能一展风采,也给大家增添点年味儿。耍社火的时间越长,越能感觉到社火的魅力和无穷乐趣。”

  与李斌涛一样生长于高崖村的李天喜说,高崖社火是他小时候记忆里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后,对地方民间文化的兴趣更为浓厚。这些年,他与村里的社火传承人多次交流,考证搜集高崖社火的历史情况及发展体系相关资料书籍,期望用自己的点滴努力进一步理清高崖社火发展脉络,让高崖社火得到更多传承,走出偏远乡村。

  活动当天,李天喜还邀请了县内一些流量“大咖”对活动开展了同步直播,吸引了逾万人线上观看。“好热闹,为家乡高崖点赞”“最喜欢高崖的社火了,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完全程,简直太棒了”“这不是走形式,这是传承”……直播间里好评不断。

  “高崖村的社火起源于明清时期,多年传承中形成了文、武社火两个体系。武社火主要以三国故事、封神传说等民间故事为载体,文社火则以灵台民歌及社火曲牌等形式出现。特别是文武社火相结合的表演场景,于其他地方社火来说是独有的。这几年,社火表演人员也由过去的成年人变成了老中青少参与,表演内容也由过去的传统节目变为现在的传统与时尚相结合,让人耳目一新。”作为灵台县东关小学教师,李天喜还将高崖社火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进教学课堂,让更多人了解和发扬它们,树立当地的文化自信。

  “社火表演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特别是春节期间的社火展演,不仅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让广大群众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灵台县文化中心主任冯永乐说。

  通讯员 曹亚鹏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