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漳县:山间“小地软”成致富新产业
![](http://www.gscn.com.cn/pic/003/019/505/00301950575_d6f58800.jpg)
小时候都有去野外拾“地软”的经历,在漳县新寺镇桥头村,小小“地软”也被打造成了具有品牌化的农产品,乡野味道也登上大雅之堂,成了村民的致富新产业。
来到位于新寺镇桥头村的甘肃康美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地软”加工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十几名身着统一工服的工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穿梭于各个岗位。在轰鸣作响的筛土机旁,工人们双手麻利地将刚采挖来的“地软”进行筛土作业,土渣簌簌而落,纯净的“地软”逐渐显露出来;清洗室内,搅拌棒飞速旋转,水花四溅,工人手持工具仔细翻搅,确保每一片“地软”都能被彻底洗净;还有在称重区、压缩区和包装区来回忙碌的工人,他们精准称重、熟练压缩、快速装袋,动作一气呵成。600多平方米的两个精巧小院,井然有序地容纳了这条“地软”加工的完整流水线。从最开始的原料筛选,到中间环节的清洗加工,再到最后的成品包装,各个工序紧密衔接,形成了一幅高效生产的优美画卷。
“我们这个厂是建于2021年,现在主要从事地皮菜的收购、加工及销售等,现在我们主要是以流水线的方式来生产,主要有筛土,还有清洗、烘干以及包装、压缩等一些制作流程。”甘肃康美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经理包想云说。
“地软”又名地皮菜、地衣、地耳等,是长在山上石头地上的一种野菜,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一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暗黑色,有点像泡软的黑木耳。味道清香柔润,含有海味,可食可药,既可炒食又可做汤,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锌、铁、钙等矿物质。过去这些原本俯拾即是的“地软”只是自家餐桌上的普通野菜,如今经过清洗、加工、包装后,摇身一变成为致富的农产品,不仅为桥头村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10多名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以前哪能想到,这漫山遍野的地软还能变成钱”,村民许爱娃笑着说。
“以前到新疆打工,一天很辛苦,也挣不了多少钱,这几年这儿有了个厂子,干活也轻松,老板也挺好的,一天130元,活也干着呢,庄稼也管着呢,苞谷也种着呢,娃娃也能照顾上,各方面好着呢。”桥头村九年社村民许爱娃说。
包想云介绍,公司主要向县域内农户及一些供应商收购“地软”。加工好的“地软”一经上线便成了各大市场和电商平台上的抢手货,不仅走进了城市的千家万户,还为本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公司年加工“地软”产品80余吨,销售额可达七百万元。
“现在我们的地皮菜原料今年预计用到80吨左右,整体销售额能达到六七百万,我们现在主要的销售渠道有网络、主播带货,还有拼多多、快手这些(平台),还有一些实体客户,比如河南、郑州、西安、兰州各地的一些经销商也在这边拿货,有总代理,以及下面的一些区域代理,还有一些酒店的客户,销量还是可以的。”甘肃康美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经理包想云说。
“小地软”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农民工就业问题,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更留住了乡村的人气与活力,正逐步发展成新寺镇桥头村带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通讯员 李志斌 魏彩云 成方亮
- 2025-01-26新春走基层|临泽:鱼跃人欢迎新春
- 2025-01-26新春走基层|礼县:年货市场热闹非凡
- 2025-01-26新春走基层|静宁:精心编织多彩画卷 匠心引领产业发展
- 2025-01-26新春走基层|金塔:“平安年货”送不停
![](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770.png)
![西北角](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xibeijiao2.png)
![中国甘肃网微信](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weixin2.png)
![中国甘肃网微博](http://www.gscn.com.cn/home/2019/images/icon-erweima-weibo.png)
![微博甘肃](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weibogansu2.png)
![学习强国](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xuexiqiangguo2.png)
![今日头条号](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jinritoutiao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