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聚焦2025甘肃两会|省人大代表康晓龙:保护传承非遗 积极履职尽责

2025-01-21 21:40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程健 赵志富 王星懿

  “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是一个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好报告。”省人大代表康晓龙说,报告中提到了大力发展旅游工艺品、文创产品、文旅数字产品等内容让他倍感振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有信心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保护好、把老天爷赋予的自然遗产利用好、把老前辈开创的红色文化传承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大美陇原成为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在今年甘肃省“两会”上,康晓龙带来了两个建议,一是大力培养非遗传承人,二是加大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扶持力度。

  “我深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我们每一个传承人的使命。我将加大对彩陶工艺品的创作和非遗宣传力度,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康晓龙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21年,他组建了康坡村陶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倾心向村民传授技艺,并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20余户村民在家制作彩陶,以劳动成果入股分红,每户年净收入增加2-3万元。

  历史悠久的秦安彩陶制作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康晓龙出生在一个制陶世家,从小跟随爷爷、父亲从事彩陶制作,熟练掌握了从取土、拉坯、修坯、绘画到烧制的全部技艺,创作出的优秀作品多次在省内外展览展出,得到了广泛认可。

  为了尽快打开彩陶工艺品市场,增加群众收入,他想方设法扩大销售渠道,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并积极参加全国各地非遗作品创意大赛等线下评选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同时,利用抖音平台直播陶产品烧制过程,吸引更多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关注非遗。

  康晓龙深知非遗保护传承的紧迫性,他积极联络文化艺术界人士,研究、讲述与宣传彩陶文化。同时,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秦安一小、五小、七小、秦安农中、秦安职专等多所学校开展了非遗进校园、青少年研学等丰富多样的活动,部分学校还成立了陶艺社团。康晓龙也积极投身社团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提升陶艺制作水平。

  与此同时,康晓龙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科普基地建设、文化遗产宣传等活动,深入北京科技大学、天水师院、西北民大宣传秦安彩陶的历史与发展,秦安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器物功能与图案内涵,彩陶制作技艺等知识,并指导学生们动手体验,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扩大甘肃彩陶文化的影响力。

  近年来,他凭借丰富的专业优势让工作室成为众多高等院校的“实训基地”,并精心设计了相关彩陶研学课程,工作室每年接待高等院校、中小学研学团队上千人次。随着研学活动的蓬勃开展,有力推动了秦安文化旅游市场的繁荣与成熟。

  为深入开展陶艺文创产品的研发,康晓龙前往景德镇等地学习技艺,结合市场需求推出了大地湾特殊符号纹饰创意茶杯、仰韶文化深腹彩陶蜂蜜罐等一系列兼具实用性、观赏性的文创产品,丰富了秦安陶艺的产品种类,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市场反响良好。

  康晓龙表示,未来他将持续提高自己的调研、监督能力,练就过硬履职本领,充分发挥好基层一线代表的优势,了解民情、倾听民声、回应民意,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实践、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