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栖居幸福城——嘉峪关市着力提升城市品质赋能美好生活
原标题:诗意栖居幸福城——我市着力提升城市品质赋能美好生活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亮
城,所以盛民也。
人民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建设成果的共享者。多年来,嘉峪关秉承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强化统筹规划、完善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生态美丽、时尚现代、诗意栖居的幸福城市。
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坚实的发展根基、强大的发展势能最为关键、最为基础。
这些年,嘉峪关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立市之本、富民之道,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积极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焦做优做强传统产业,嘉峪关全力支持域内重点企业转型发展,钢铝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建成西北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全国第六的铝产业基地。
围绕发展新兴产业,嘉峪关充分发挥光热资源富集优势,建成甘肃第五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打造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能源体系。
可以说,有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城市综合实力自然稳步提升,广大群众奋斗的底气自然也会越聚越足。
统计显示,随着城市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嘉峪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始终保持西部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多年位居全省首位,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把产业基础夯得实实的,把幸福基石筑得牢牢的,嘉峪关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始终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把一件件实事都办到大家的心坎里。
这些年,嘉峪关稳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推动S06绕城高速、体育大道、铁山桥、金港大桥、嘉文大桥竣工投运,新华路全线通车,城市承载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顺应人民群众对更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嘉峪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搭建覆盖地下管网、燃气、供排水等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统一的风险监测、研判预警和隐患处置等功能模块,全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风险管控能力。
如果说城市更新是诗意栖居的“形”,那么,优化环境就是诗意栖居的“里”。“形”“里”结合,自然“颜值”不菲。
这些年,嘉峪关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全力打造“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生态之城。
在护绿上,连续30年开展“绿化年”活动,构建了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绿色空间;在优生态上,取得了工业废污水利用率100%,PM2.5浓度仅为18微克的好成绩;在建家园上,嘉峪关立足“小而强、小而精、小而美”的优势,用心用情编好城市规划、推进城市更新,勾勒了古韵悠长、时尚现代的宜居画卷。
如今,大漠、雪山、戈壁、峡谷、湿地交相辉映,天蓝地绿、水清河晏的美丽图景已全面铺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
这些年,嘉峪关把创新社会治理作为“幸福密码”,用好首批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这个契机,加快打造社会治理典范城市。
立足长效建机制,嘉峪关统筹协调党政社企多方力量,积极构建多级联动指挥体系,共同唱响社会治理大合唱。
夯实多元共治基础,嘉峪关推行网格化管理和组团式服务,行政执法力量联动下沉,网格和警格无缝衔接,有效破解了社区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
综合施策解决难题,嘉峪关实施物业提标等八大行动,以府院联动机制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以“一站式”多元化解机制调处矛盾纠纷,诉前调解成功率超过90%,经验做法被新华社等央媒多次报道,谱写了新时代和谐善治协奏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这些年,嘉峪关坚持把市级财政支出的80%投向民生领域,始终抓好“基本民生”,义务教育城镇化率在全省率先达到100%,医疗资源持续扩容提质,获评全省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年提升。
把群众需求作为城市建设的第一需求,嘉峪关以惠民生为目标,全力保障“底线民生”,医保、低保、救助保障实现城乡一体,特困群体保障标准为全省最高。
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贵在下大力气打通堵点、化解难点、纾解痛点。这些年,嘉峪关持续强化“热点民生”,紧盯群众对宜居环境的新期待,建成一批社区花园和口袋公园,推进物业服务全覆盖,群众诉求办结满意率排名全省第一,连续三年被人民网授予“民心汇聚奖”,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外在美”到“内涵美”,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嘉峪关一定会把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幸福之城打扮得更加舒适、更加美好。
- 2025-01-14嘉峪关:税惠赋能助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 2025-01-13“朝夕愿景”变“幸福实景”——嘉峪关市倾力呵护“一老一小”
- 2025-01-13春节将至 嘉峪关市牛羊肉年货寄递旺
- 2025-01-132025年嘉峪关第二届新春年货荟暨新春庙会启动仪式在雄关广场举行 贾光军出席并宣布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