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看甘肃(6)|锲金画创作者张兆武:以刀为笔 画出敦煌之美

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将古老鲜活的敦煌艺术,融入到锲金画的制作当中,是非遗传承人张兆武这些年来所做的“唯一一件事”。

  张兆武,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高级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敦煌分院院长,甘肃省美协会员,酒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

  因为喜欢敦煌文化,2000年,张兆武为了更好地了解敦煌,只身踏上了去往敦煌的路,此后便再也没离开过。

  初到敦煌,张兆武便拿起画笔开始画壁画,这一画就是6年。张兆武指了指挂在墙上的画轴,“你看,这是我十几年前的作品,做锲金画,绘画是基础。”

  有一次,张兆武在敦煌夜市无意中看到有人在制作锲金画。随着刻刀的起起落落,线条在金属板上逐渐浮现,或刚劲有力,或柔美流畅,通过落刀角度、轻重、深浅的巧妙变化,竟产生了不同的折光效果,使得凹刻在金属板上的画面仿佛被注入了灵魂,“因为材质不同,刻出来的作品视觉感让人感到很新颖,当时一看到就很喜欢。”就是因为这次偶然的相遇,就是因为这“一眼的喜欢”,便彻底改变了张兆武的人生轨迹。

  “很好奇,很感兴趣,全靠自己琢磨。”在兴趣和好奇心的指引下,张兆武开始自学锲金画的制作。“我在网上看到锲金画大师刘鸿雁老师的作品,看完之后就更感兴趣了。”张兆武笑着说,“那就研究着开始做这个吧,好在我有绘画和篆刻的基础。”张兆武是甘肃省著名篆刻家张济华的关门弟子,也是阮氏雕刻葫芦艺术第四代传人

  锲金画的创作需要以刀代笔,以刀錾施艺于经过特殊表面渗透处理的(金、银、铜、铝等)金属板上,通过落刀的角度、轻重、深浅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折光效果,使凹刻的画面产生强烈的立体效果,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表现形式,注重工笔优美、层次分明、线条流畅。

  锲金艺术的独特,对创作者的技艺有极高的要求,创作者不但要会画、会写、能以錾代笔,更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每一次落刀都要聚精会神,锲金画因为材质的特殊性,是不允许修改的,哪怕是最后一刀刻错了,这幅画就作废了,要重新换板重新做。因此,对于锲金画的创作者要求是比较高的,同时,制作周期是比较长的。”张兆武说。

  在不断摸索与实践中,张兆武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学习,吸取了传统书画及篆刻技巧,独创出一套属于自己的锲刻刀法。也正是秉承做精、做细、做专的工匠精神和优秀的艺术素养,创造出了一幅幅形神具备、惟妙惟肖的作品。

  张兆武的锲金画作品体裁大多以“敦煌元素”为主,随着对敦煌艺术理解地不断深入,张兆武的作品不仅线条流畅优美,还能传达出独特的韵律感,仿佛每一根线条都在诉说着敦煌的故事。他参考壁画中人物的造型特点,结合锲金画的立体表现手法,将菩萨、飞天等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既有敦煌壁画的古朴韵味,又展现出锲金画独有的金属质感与光影魅力。

  “创作锲金画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张兆武说,“必须让自己静下来才可以。”所以,张兆武很多时候都选择在晚上创作,“手机一关,静心创作,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

  “起初,全凭兴趣。”但幸运的是,张兆武把爱好变成了事业。“书法的影子、绘画的影子、篆刻的影子,这些在我的作品里能看到。”

  “你看这件作品,站在不同角度,老虎眼睛始终都在看着你。”张兆武说,下刀时力度与角度的不同,使得呈现出的效果不同,这也是锲金画很吸引受众的一个方面。

  为了让锲金画这种技法有更多的呈现方式和更多的受众群体,除了“黑白灰”的呈现形式,张兆武也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创作彩色锲金画,“着色”是因为很多人喜欢有色彩的东西,“给锲金画上色的颜料是我自己研究出来的,我在家捣鼓了两三个月,为了研究着色的颜料我都中毒了,在家里躺了三个小时。”

  谈及研究颜料的过程,张兆武笑着说,那是十三年前的事情了,颜料做出来,上色之后感觉很好看,于是当时突发奇想,想着上点亮油会不会更好看,结果亮油往上面一喷,冒出来一股烟,把烟吸进去之后晕了。醒来之后,接着又改进又研究,反复尝试,最终把用于着色的“釉”做出来了。

  “你看,这种‘釉’上色之后不会压住金属本身的光泽,而且这种颜色保持的很久,也不会受气候的影响。”张兆武指了指挂在墙上的彩色锲金画。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锲金画,他积极投身于传承与推广工作,收徒授艺,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技艺与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

  相较于在纸上、绢上作画,用颜色去表达的方式,锲金画的不同在于是在金属板上作画,在于材质的特殊性,在于每一刀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这就很能调动人的兴趣。“很多人都认为制作锲金画很难,但是很多感兴趣的人来体验过之后,就觉得不难了,因为我用最简单的方法,指导大家制作出简单的作品,那种成就感会让原本感兴趣的人了解并喜欢上这门手艺。”

  “在我看来,‘非遗进课堂’就是一种很好的传承方式。”多年来,张兆武通过“非遗进课堂”在广东中山收了十几个徒弟,他们目前正从事着这个行业。此外,因为常年居住在敦煌,张兆武在敦煌的工作室还有三个徒弟。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徒弟们逐渐成长,开始在锲金画领域崭露头角,为这门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锲金画是一个小众的艺术,很少有人见过了解过,它其中蕴含着地域的文化和传统的技艺。”王婕是张兆武的得意门生,于她而言,制作锲金画需要耐心和专注力,能很好地锻炼个人的意志品质。

  同时,作为非遗传承人,王婕说,“希望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创作出好的作品,从而弘扬传统手工艺文化,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锲金画雕刻艺术。利用互联网平台,分享锲金画制作过程、作品背后的故事,吸引更多人关注,让更多人直观感受锲金画的魅力。”

  “除了装饰画,我们还设计制作了墨盒、茶叶盒,以及生肖类的小摆件和私人订制的作品。”谈及锲金画的发展状况,张兆武说,就现状而言,目前这门手艺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特别是年轻人,他们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从而产生兴趣,“我认为任何事情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做和不想做,如果你真正喜欢这门手艺,愿意钻研,哪怕没有任何基础,也可以凭借兴趣去学习。我相信,锲金画今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的。”                        

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