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漳县:优势产业促提升 群众致富有“良方”

2025-01-10 16:00 来源:中国甘肃网

漳县马泉乡中药材晾晒场 张翔/摄

  近年来,漳县紧扣农业优先型和生态功能型发展定位,主动融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建设,立足资源禀赋,找准主攻方向,健全产业体系,探索建立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努力将中药材产业发展成拓展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和支撑经济转型的优势主导产业。2024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21.5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18.65万亩,中药材主导产业总产值达65亿元。

  优化布局结构,加快构建“规模化”种植体系

  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科学规划生产布局,彰显道地药材优势,大力推进以中药材种植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以西南部高寒阴湿山区为主的当归种植区,以中部浅山阴湿区为主的党参种植区,以浅山半干旱区为主的红黄芪种植区三大中药材种植区域和以淫羊藿为主的特色种植区域。目前全县中药材种类达440多种,年总产量稳定在5.24万吨左右。

  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构建“精深化”加工体系

  坚持把大健康产品作为中医药产业拳头产品,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全政策链扶持”思路,全力培育建设以艾康沙棘、佛慈制药等为引领的中药材龙头企业23家,中药材(含沙棘)初加工能力达5.29万吨、精深加工1.59万吨。以武阳镇为核心,建成漳县农特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静态仓储能力达1.6万吨,基本满足县内中药材加工仓储物流需求。

漳县马泉乡农户晾晒中药材 张翔/摄

  打造产品品牌,加快构建“市场化”销售体系

  推行绿色规范生产,源头把控药材品质,持续推广化肥、农药减量技术,在金钟镇、马泉乡、大草滩镇等乡镇建成千亩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其中金钟镇当归标准化种植基地被中国中药协会授予“优质道地药材(当归)示范基地”称号。创新建立以小型交易市场为格局的销售网络,加强安全监管,规范交易行为,累计建成农产品初级交易市场9个,培育购销中介组织68家、电商33家、贩运大户250户。坚持示范引领,加快构建“特色化”增收体系。

  创新党建引领方式,以中心村党组织为核心,组建成立产业片带党委,通过村村联建、村企联建、资源共用、信息共享,实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大力推行“产业党委+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模式,探索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中药材龙头企业25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3家),带动发展合作社49家、农户3.19万户,人均增加收入6500元,产业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县农民平均水平22.33%。

  通讯员 汪泽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