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向“新”,这个企业贡献兰州近1/3的GDP
介绍金城兰州,除了一河、一面、一《读者》外,还应有一家企业——兰州石化。
诞生于“一五”时期的“共和国长子”,建成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炼油化工生产基地……67年春秋,兰州石化跳动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艰难爬过坡、起飞跃过坎、中流击过水。
数字铭记着这一切。截至目前,兰州石化贡献了兰州近1/3的GDP,研发生产油品类产品达30个品种、65个牌号,化工类产品达209个品种、260个牌号。累计加工原油超3亿吨,生产乙烯1700多万吨;特别是2024年,乙烯产量同比增长5%,新材料新产品产量稳居中国石油(8.840, -0.07, -0.79%)炼化企业前列。
从筚路蓝缕的峥嵘岁月,到改革开放的春风洗礼,再到新时代的转型跨越……栉风沐雨近70载的兰州石化何以能够行稳致远,在时代洪流中迸发出澎湃的生命力?近日,记者走进兰州石化,探寻答案。
坐落在黄河岸边的兰州石化公司。刘建华 摄
从志气看底气——精神引领
先发优势不会自动转为持久优势,比较优势也不会主动变为竞争优势。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2024年12月4日,一条喜讯让兰州石化聚烯烃一部众人乐开了花。在当天召开的2024年中国质量协会年会上,公司高密度聚乙烯装置化工二班QC小组发布的课题“提高氯化聚乙烯L5200成品合格率”,获得全国QC成果一等奖。
“这是我们班组的老传统。啃硬骨头,遇到硬仗,我们绝不绕着走。”回想当时熬夜掀起头脑风暴、撰写方案,化工二班班长陶瑞说。
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精神是兰州石化发展的“魂”。回首67载奋斗史,几多风雨,几多艳阳,企业精神始终激励着兰州石化人闯关夺隘。
——精神,在自强不息、兴业报国的拼搏中淬炼。
1月3日,兰州石化聚烯烃二部,叉车穿梭,机器轰鸣,一袋袋乳白色颗粒物被工人们码放整齐,等待销往海外市场。“这是用于制造安瓿瓶的医用料LD26D,过去主要依赖进口。”聚烯烃二部副主任杨小明说,“如今,兰州石化不仅推动这款产品打破国外垄断,而且实现聚烯烃医用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0%。若按年产量10万吨计算,将直接为社会创造2亿元的经济效益。”
医用聚烯烃的“华丽转身”,正是兰州石化自强不息、兴业报国的生动写照。
从炼“争气油”献礼祖国,告别长期依赖洋油的时代,到出“第一胶”突破封锁线,结束不能生产通用型合成橡胶的历史,再到摘“两朵金花”享誉全行业,带领西北炼化走向行业前端……半个多世纪以来,兰州石化人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先后创造了中国炼油化工领域的109项“第一”,为国家工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兰州石化的每一次成长都与国家发展休戚与共。它的血液中流淌着不息的创新动力(4.700, 0.23, 5.15%),自强不息、兴业报国的精神是其蓬勃发展的不竭之源。
——精神,在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攻关中积淀。
一颗绿豆般大小的催化剂粒子,竟被业内称为“化工芯片”,在生产中“呼风唤雨”。在催化剂事业部分子筛运行一部,昆冈先进制造(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昭成向记者介绍:“可别小看它,它可是突破国外封锁的关键。没有它就没有石油深度加工,更没有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
深知催化剂关乎产业命脉的兰州石化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拼命干、埋头干,走出了一条从依赖进口到技术引领的突围之路。截至目前,催化裂化催化剂形成4个系列50多个品种,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远销海外高端市场。不久前,催化剂事业部划转至中国石油新成立的昆冈先进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为催化剂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
“兰州石化能有今天,没有秘密可言,就是靠着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等精神和‘高严细实’的优良传统。”兰州石化党群工作部部长朱海兵说。
——精神,在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实践中磨砺。
在兰州石化企业精神教育基地,一张老照片的画面定格在建厂初期。
1956年春天,在党中央发出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下,数十万名建设者奔赴黄河滩涂,在技术、物资严重匮乏的恶劣条件下,砌房子、铺管道、搭设备,硬是用手拉肩扛的方式创造了荒滩起新城的奇迹。
流转的是时光,传承的是精神。远瞰石化城边母亲河,浪涛奔腾,水流不息,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精神始终激励着兰州石化人上下求索、勇往直前。
“十四五”以来,面对国际油价宽幅震荡、成品油供需深刻调整、化工市场持续低迷等挑战,兰州石化勇攀科技高峰,牵头组建化工新材料创新联合体,打造“两横三纵”科技创新体系……成功研发出高端聚烯烃、特种橡胶、功能性膜材料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
当“医药用聚烯烃树脂研制与安全评价及产业化技术应用”荣登“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当高羧值丁腈橡胶支撑我国纺织产业用上国产原材料,当汽柴油质量实现从国Ⅳ到国Ⅵ_B“连级跳”……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魂魄是精神。
从志气看底气,兰州石化始终以精神为引领,向技术壁垒冲锋,向创新高地冲锋,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前进、前进、前进!
兰州石化炼油装置。冯作文 摄
从危机看先机——以变应变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只有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不被时代洪流淹没
炼化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从2021年开始调整至今。“成品油过剩态势下,行业‘油转化’集中推进,使得化学品产量台阶式上升,与需求渐进式增长出现步调不一致现象,化学品也陷入低景气周期。”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所所长王利宁说。
行业之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兰州石化之困。2024年上半年,兰州石化成品油销售呈现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特点,尤其受LNG加速渗透的影响,柴油销量降幅明显。化工市场也是“后有追兵”,部分产品溢价空间逐步被压缩。
面对市场变局、行业困局,如何行稳致远?兰州石化的做法是:以变应变。
——调整产业结构,逆势而上。
西部是巨大的能源宝库,2023年油气当量约占全国油气当量的56%。
从地理位置看,兰州市是国家重要的综合运输枢纽,西气东输、兰郑长、兰成渝等管道途经此地,兰州石化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辩证地看,资源优势也是市场劣势。西部人口少、资源多,炼化产品往往很难实现“当地产、当地销”。兰州石化距离东南、华南、西南等高效市场千里之外,物流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产品竞争力。
“我们的产品在省内就近销售的运费为100元/吨左右。但运到华东、华南等地,因品种和距离不同,运费为每吨500至800元。”兰州石化计划经营部副部长赵廷哲指出,“这一情况限制了我们的效益增长。”
市场的倒逼压力,恰恰是兰州石化转方式、调结构的动力。
“我们就是要打造差异化的竞争力,让每一滴原油发挥出最大价值,让产品始终领先市场一步。”兰州石化总经理助理兼规划和科技信息部部长张涛涛说。以近2年为例,尽管生产成品油的整体效益高于生产化学品,但是兰州石化并未随行就市地思考问题,而是始终将目光瞄准高端,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差异化、精细化转型。
截至目前,兰州石化新材料新产品已覆盖医用聚烯烃、车用聚烯烃、茂金属聚烯烃等多个高精尖产业,2024年前10个月,新材料新产品利润在总利润中的占比达47.39%。
——强化正向激励,改革突围。
2024年8月上旬,高羧值丁腈橡胶XNBR2704在兰州石化问世。这款高性能合成橡胶突破了环保技术瓶颈,可广泛应用于精密电路板、特种密封件等领域。
从产出第一块羧基丁腈橡胶填补国内空白,到此次高羧值丁腈橡胶样品下线,研发团队仅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这背后是激励机制的作用。” 兰州石化科技创新中心主任、石油化工首席专家王福善告诉记者。2024年,他获得了集团公司突出贡献奖。
兰州石化,这家汇聚了1.4万余名员工的炼化企业,是名副其实的老企业、大企业。“老”主要体现在企业运行时间长,部分设备陈旧落后;“大”主要体现在规模庞大,生产经营业务繁杂导致企业负担重。
俗话说,老树难负重,船大难掉头。兰州石化并未故步自封,坚持刀刃向内,努力向改革要答案、向改革求突破。
针对部分老旧装置停用的情况,兰州石化对富余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考核达标后输送到3.5万吨/年丁腈橡胶等新建装置及榆林乙烷制乙烯基地工作,每年可节约费用9000多万元。与此同时,树立“凭业绩挣奖金”的理念,建立健全分类核算、分级考核的薪酬激励体系,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近3年来,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8%。
从危机看先机,兰州石化向传统思维开刀,向低效模式开刀,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在调整优化、改革深化中奔跑、奔跑、奔跑!
兰州石化榆林乙烷制乙烯装置。冯作文 摄
从大势看趋势——价值求“新”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既是产业升级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又是企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唯有与时俱进、加压前行,才能赢得更可持续的未来
车水马龙,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兰州石化停车场,绿色牌照同样屡见不鲜。
新能源汽车是观察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窗口。面对时代浪潮,如何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兰州石化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加快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年初的职代会上,兰州石化提出始终贯穿“一条工作主线”,即坚持整体效益最大化,增强产业链价值创造能力。
“我们生产的‘三高两低’聚丙烯车改料,可适应新能源汽车扭矩和加速的高性能需求,成为低景气周期下的效益增长点。”聚烯烃二部安全环保组组长侯景涛说,“兰州石化在这条路走了10余年,其间顶住了很多压力和困难。”
这并非个例。当前,一场生产力的跃迁在兰州石化铺展开来。
过去和未来在这里接续——
在兰州石化采访,“乙烯”是记者听到次数最多的一个关键词。
1961年,建成我国首个5000吨/年乙烯管式炉,兰州石化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批合格的工业乙烯。
2021年,国内首套上下游一体化大型乙烷制乙烯项目正式投产,兰州石化跨入百万吨乙烯生产企业序列。
从5000吨到百万吨,穿越的是时空隧道,折射的是兰州石化的发展嬗变。“2024年,榆林乙烷制乙烯项目的利润贡献率,在兰州石化经营利润中的占比达88%。”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杜江告诉记者。
眼下,兰州石化120万吨/年乙烯改造项目正加速推进。“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产大量柴油,为周边中小燃料型兄弟企业腾出市场空间;还可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全面打造百万吨新材料基地,有力带动公司产业链迭代升级、价值链深刻重塑。”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首席专家兼项目经理部技术总监马建华说。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乙烯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将为我市打造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带来重大机遇。届时,兰州石化将有力促进我市下游产业延链补链。”兰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级调研员张建梅表示。
传统和创新在这里碰撞——
2024年6月28日,兰州石化数字化转型项目顺利通过上线验收,成为集团公司首批试点单位中第一个通过验收的企业。50余位评审专家一致认为,项目整体达到国际石化行业先进水平。
事非经过不知难。作为传统炼厂,兰州石化系统众多、业务分散等矛盾叠加。“无论是提质增效还是节能降耗,都迫切需要数字化转型。”兰州石化生产技术部部长赵东波表示。
改变,发生在2021年。作为集团公司炼化领域首家试点企业,兰州石化坚持把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作为加速老炼化基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从公司、工厂、车间3个层面深度推进各场景应用,打造敏捷响应、动态优化、全局协同、智能决策的现代化工厂。
给企业管理安上“智能眼”,给工艺流程插上“数字芯”,给质量管控装上“报警器”……如今,各场景试运行效果逐步显现:在能源管控中,多层级、多维度能源状况实时展示、预警报警,360度可视还原真实能耗;在安全环保中,AI智能隐患识别使安全隐患识别率、实时预警成功率大于90%……
“智能化不是想不想干,而是必须干,要干出真正的竞争力。未来我们还要向‘黑灯工厂’进发,进一步以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激发新的活力。”兰州石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徐文学说。
从大势看趋势,兰州石化深化价值创造,着力提高发展含“金”量、含“绿”量、含“智”量,坚定不移向着产业链中高端攀登、攀登、攀登!
60余载波澜壮阔,新时代激流勇进。在炼化行业的变局中,兰州石化以精神的力量奋楫争先,变中谋动,持续创新,书写出黄河岸边的炼化新篇章。
文字:记者 薛晶文 冯作文 汪语盈
- 2025-01-07?【甘快说】半月谈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四)老警官调解室里有“宝典”
- 2025-01-07?【甘快看·祁连山下是我家】甘肃张掖: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奏响绿色发展最强音
- 2025-01-07【甘快看】甘肃新闻丨(新时代陇原先锋)姜莉玲:扎根沙海 守土尽责
- 2025-01-07【甘快看·踏诗而来】藏不住了!琼瑶和邓丽君歌里的“伊人”,就在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