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小陇热线 >> 政策解读

兰州城关:完善服务体系 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2024-12-29 14:52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艺海田饭庄的负责人是一对诚心诚意为老人服务,并懂得餐饮经营的夫妇。每天的莱肴达十八种之多,营养搭配科学,食材新鲜,味美量足,工作人员和善,礼貌对待顾客,宾主和谐相处,其乐融融,对于年迈行动不便的耄耋老者,尽心搀扶,格外照料,孝道感人……”近日,当艺海田饭庄负责人王玉芬拿到感谢信时,她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封感谢信是二十多名长期在高新区艺海田饭庄用餐的老人联名书写的。

  “今天有您爱吃的炒山药和孜然羊肉。”当记者走进艺海田饭庄时,王玉芬正面带微笑的与前来用餐的老人一边拉家常,一边介绍着当天供应的餐食。

  谈及老人们联名书写的感谢信时,王玉芬的话语里难掩激动之情,“我们饭庄是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的老人助餐服务点,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收到老人的感谢信了,但我依然很激动,这对店里的所有服务人员来说是一份肯定,我们会继续用心用情服务好每位前来用餐的老人,让他们在我们店里吃饱吃好。”

  说着,王玉芬手指了指挂在墙上的锦旗、感谢信和老人们送来的书法作品,“这些都是老人们的心声,我全都挂出来了,能得到这么多老人的肯定我挺自豪的。”

  交谈间,工作人员将一道道刚出锅的菜肴陆续端出操作间,整齐摆放好后,老人们也三三两两地拿出饭盒开始挑选符合自己口味的饭菜。王玉芬介绍道,为了让老人们吃得可口,后厨从早上五点多就开始准备午饭了,“每天的主食有面条、米饭、馒头等多个品种,还有近20种菜品供老人们挑选,可以堂食,也可以带走。”

  “我今年75岁了,身体也不太好,老伴常年在新疆照顾年迈的岳母,子女也不在身边。我在这个饭庄吃了将近八年老年餐了,干净卫生,饭菜也很可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特别好,特别是对待一些身体不好的老年人,不仅把饭菜端到面前,饭后还会送一送老人。”家住在附近小区的老人说。

  红烧茄子,素炒冬瓜,红烧鸡腿,红烧肉,醋溜番瓜……接近中午,当日供应的全部菜肴摆放整齐,热气腾腾。前来用餐的老人越来越多,老人们一边有序排队,一边拿出自己的饭盒。选好饭菜,有些老人选择堂食,有些老人则选择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吃。

  “这家店的菜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卫生标准也高,吃得放心。我每天都来这里打饭回家,中午孙子放学了,我们两个人一起吃,孩子也能吃得丰富一些。”牛奶奶每天坐二十几分钟的公交车来饭庄带饭回家,也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

  在饭庄,记者还见到了城关区虚拟养老院副院长安玉。“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从2009年12月成立至今,已经有15个年头了。”安玉介绍,城关区现有注册老人14.15万人,目前,已吸纳各类加盟服务企业126家,艺海田饭庄是加盟餐厅之一,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援助四大类150余项服务项目,服务总量已达到1603.35万人次。

  “接下来,我们会根据老年人的分布情况和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充各类老年助餐点的分布,让更多老人能够享受到老年餐,为老人提供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安玉说。

  近年来,兰州市城关区把养老作为民生工作的重点,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产业市场培育、养老服务内容拓展和能力提升等工作。

  目前,城关区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5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2个,村级互助幸福院11个,备案养老机构4个,养老床位总数5000余张,打造了涵盖虚拟养老服务平台(虚拟养老院)和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街道医养服务中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机构、居家养老的“一平台四联动”智慧医养服务模式,有效实现了养老服务入户到人,推动养老服务惠及更多辖区老人。目前区虚拟养老院已有14万余名老人注册入院,服务总量已达1590.07万人次。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