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大河两岸起新家——积石山地震灾区回访见闻

2024-12-24 14:28 来源:新华社

【专题】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一周年

  来源:12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文静 任延昕 马莎 李梓潇 柳泽兴 张子琪 王梓涵

  曾被地震破坏的家园里,栋栋房屋窗明几净;焕然一新的校舍内,朗朗读书声悠扬回荡;市井长巷中,紧密排布的临时板房早已不见,洋溢着热闹劲儿和烟火味儿的日常生活重新回归……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积石山6.2级地震突袭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交界地区。一年来,甘肃、青海两省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各族人民凝聚奋进力量,携手共建新家园。随着大批受灾群众从临时居所迁入温暖新居,坚强的灾区人民正满怀勇气和信心步入新生活。

12月6日拍摄的积石山县刘集乡刘集村集中安置点。新华社发(张维吉 摄)

  心里的房子

  县城里,新拓的街道宽阔笔直,虽被积雪厚妆,却难掩勃勃生机。新建的住房里温暖宜人,爱种花的当地人在新居里移栽了杜鹃、牡丹。新添置的大棚里,黄瓜苗蹿起一米多高,首批采摘的果实早已上市。

  2023年12月18日,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青海省海东市数十万人不同程度受灾,151人遇难。有着28万人口的积石山县受灾最为严重,累计有117人遇难。

  地震发生后,各类救援力量驰援灾区,积石山县在15个小时内完成了被困人员搜救,18个小时内完成了供水、电力、交通、网络抢修抢通,8天内建成1.6万余间活动板房,受灾群众全部从帐篷搬入活动板房,创造了抗震救灾的“中国速度”。

12月6日拍摄的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四堡子村集中安置点。新华社发(马得明 摄)

  2024年初,200多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在积石山县陆续开工。住房、教育、产业、医疗、交通、水利、文旅、生态等一大批补短板、夯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加速推进。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点多面广、头绪众多,保障群众住房安全成为重中之重。维修加固、原址重建、集中安置……按照群众自愿及房屋受损情况,甘肃省通过领导包抓、专班推进、定期调度等机制,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

  大河家镇大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马强告诉记者,大河村是此次地震受损最严重的村落之一,全村共有5200间房屋倒塌和损毁。

12月12日,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村民马忠礼在家中喝茶。新华社记者 马莎 摄

  震后,68岁的马忠礼全家住在板房里。一年前的地震摧毁了他的房子,也带走了他的老伴。儿子外出务工,儿媳照看三个孩子,马忠礼带着一家人努力将被地震“震裂”的生活拉回正轨。

  今年4月,马忠礼新家原址重建。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马忠礼每天早、中、晚都要去建设中的新家看看。望着一排排砖墙“长高”、5间平房一点点封顶,老人觉得时间在倒流,仿佛又看见了那个震前的老院子,回到了和老伴、儿孙在一起时那些饭菜烫嘴、亲情烫心的日子。

  9月,新房通过验收。新家的客厅和卧室里装有空气源热泵热风机,上下水、淋浴器、抽水马桶等设施一应俱全。

  “房子建起来了,日子就要好起来了。”儿媳马尕舍将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净整洁,还给院中的两棵树修剪了枝丫,贴上了保温布条,等待来年春天发新芽。

  12月11日,在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滨河花园小区,搬迁安置村民刘世祥正在打扫新家。新华社记者 柳泽兴 摄

  在她的手机相册里,曾经居住的老院子在婆婆的照看下像个植物园,花花草草填满了院子。如今,她也希望这座原址重建的新房能一样干净漂亮。

  看着眼前的新家,马忠礼心里倒下的房子也被一点点建好了。

  在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草滩村,村民祁忠西最近也搬进新家。一年前,他的家被震后突然涌出的泥沙冲毁,家中4位亲人遇难……

  随着震后重建工作逐步推进,当地政府选址搬迁集中安置受灾村民。祁忠西搬进了位于金田草滩新村、占地面积为160平方米的新房。

  “我特意选了大户型,今后还可以用做儿子的婚房。”祁忠西说。

积石山县安集镇风林村村民白正录(左二)与家人在新家中合影(12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马莎 摄

  对易地安置的受灾群众来说,搬迁不仅仅是得到一套新房,更是向现代化生活方式迈进了一大步。

  搬进位于大河家镇康吊村集中安置点的楼房后,73岁的陈玉兰正在学着适应使用抽水马桶。

  离开熟悉的村庄环境,没了推门见景的自家小院,老一辈都曾担心进了“城”的生活过不惯。但他们也认同,不能光守着一院老房、几亩山地,也得算一算长远账、子孙账。

  “楼房卫生条件好,年轻人都爱住。孙子上学更近,儿子就近打工收入也更高。”陈玉兰说。

  为了帮助群众逐步适应“下山上楼”生活,当地政府贴心地减免了3个月的物业费和取暖费。社区工作人员挨家送来“连心卡”,卡片上社区党支部书记、县直机关包联干部、网格员的电话信息一目了然,方便搬迁群众随时求助。

12月12日,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康吊村集中安置点,村民宋永红(左一)在新居与父母合影。新华社记者 马莎 摄

  安集镇风林村村民白正录一家从平房搬进集中安置点的楼房,新家所在的林坪村安置点汇集了周围十余个乡镇的千余户受灾群众。

  白正录的家在9楼,客厅有一扇落地窗。冬日的阳光穿透薄雾照进屋内。他将脸转向窗外,看向远方,“房间朝阳,亮亮堂堂。住得高看得远,心里也敞亮了。”他说。

  扫去阴霾的震区重获新生,“家”的崭新模样已愈来愈清晰——

  截至12月20日,甘肃省临夏州9.15万户房屋维修加固、1.05万户原址重建住房建成入住,14个集中安置点1.04万套住房全部达到入住条件。青海省海东市3.65万户受灾群众的农房建设任务全面完成,3876户避险搬迁户也通过统规统建、统规自建、自主购房等方式完成搬迁。

  坚守的支部

  一年过去了,经过易地迁建的大河家镇四堡子新村,以白墙、灰瓦、飞檐的清新模样,连同配套完善的村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办事服务大厅等,迎来了赞叹不已的参观者。

  记者在积石山县走访看到,多个新建的安置新村小而美,人居环境和乡村“颜值”实现大提升。

  一年来,建设者们聚力攻坚、不等不靠,努力克服了高寒高海拔、施工期短和建筑材料运距长等诸多困难和矛盾,兑现了如期完工的承诺。

这是12月12日拍摄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搬迁安置点金田草滩新村一角。新华社记者 杜笑微 摄

  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了积石山灾后恢复重建项目11个,其中包括四堡子新村在内共5个安置点1064户住房的建设任务。

  积石山的夏秋季节连绵多雨,施工难度陡增。当地气象部门数据显示,今年1月以来,积石山县降水日数达129天,仅9月就有25天的降雨天气。

  为了早日让群众搬出板房、搬进新居,建设者们搭建临时防雨棚,在雨中坚守。施工高峰期时,3600余名工人并肩作战,以班组穿插倒排工期,最终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并达到交付使用标准,确保群众能够在新居里温暖过冬。

  重建房屋的抗震设防水平,备受社会各界关切。甘肃、青海有关部门加强新建房屋质量安全专项督查,临夏州、海东市畅通渠道收集答复群众意见建议,要求承建方、参与方、监理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12月11日,在积石山县刘集乡团结村集中安置点,村民姬芳芳打扫自家小院。新华社记者 马莎 摄

  “房屋里的不少基础装修材料都是村民亲自把关的。”甘肃省积石山县刘集乡干部梁志云说,各个安置点多次组织村民代表现场查看新房质量。

  青海省民和县巴州镇副镇长徐花说,新房规划设计时,干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为每户设计了面积10平方米的铺面,有意愿的群众可借产业园乡村旅游发展契机,做点生意增加收入,乡镇在灾后重建中,努力实现“山上有基地、山下有新村、振兴有产业、幸福有盼头”。

  12月12日,在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金田草滩新村集中安置点,工作人员在幸福食堂给老人们盛午饭。新华社记者 柳泽兴 摄

  随着受灾群众搬入新房、临时安置点活动板房陆续腾退,昔日板房林立的大河村村头广场变得空旷,仅余的几间板房里住着驻村干部马强与同事们。

  马强的房间里摆着床铺和办公桌,墙壁上贴着集中安置“作战图”。马克笔在图上勾出了深浅不一的对勾,记录着全村受灾群众搬迁入住的进程。

  自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有数千名党员干部下沉到一线,从生死营救到排查隐患,从转移安置到开启重建,始终发挥着群众的贴心人与主心骨的作用。

  12月11日,在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巴州镇的避险搬迁羊羔滩集中安置点,搬迁户杨丽儿正在装扮新家。新华社记者 柳泽兴 摄

  在石塬镇沈家坪村,同样坚守一年的党支部第一书记唐致真正忙着做搬迁的收尾工作。自3月灾后重建开工以来,他和其他村社干部们的几乎每天都从天刚亮工作到天擦黑,“责任很重,工作很琐碎,但是不能有一点马虎”。

  白天,登记鉴定、加固整修危房,巡查、防火,入户走访宣传集中安置和原址重建政策,开会筹划后续产业发展;晚上,整理各个家庭情况、收入状况台账;24小时电话畅通,随时准备处理村民们的各种矛盾纠纷……忙到数月回不了家,是众多基层干部这一年的工作常态。

  拼版照片:上图为记者在积石山6.2级地震后拍摄到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刘集乡高李村村民马而立被损毁的房屋(2023年12月19日摄);下图为时隔近一年,记者拍摄到的在政府扶持下马而立建起的新房(2024年1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文静 摄

  重建开始后,马强将一张《积石山震区孩子的心里“画”》贴在板房内的醒目处。一年前,孩子们用画笔记录下板房里度过的温暖冬夜、免费好吃的牛肉面和各路支援灾区的志愿者,也画下心中所想的新家和新学校。

  一年后,画中所愿已成现实,马强和唐致真已经开始琢磨下一步如何发展产业、实现增收。“既要把群众安置好,更要让他们以后生活得好。”这是他俩的心愿,也是所有奋战在灾后恢复重建一线的共产党员的共同心愿。

  12月11日,在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巴州镇的避险搬迁羊羔滩集中安置点,搬迁户杨丽儿一家利用新家临街的小房间开了一家小卖铺,图为杨丽儿丈夫在货架上摆放商品。新华社记者 柳泽兴 摄

  崭新的明天

  一年来,学校、医院等与民生福祉紧密相连的灾后重建工程,率先动工,率先竣工。

  在甘肃,临夏州仅用70多天就完成了209所学校的维修加固、设施维修(其中积石山县185所),仅用5个月就完成了21所学校的新建重建(其中积石山县17所)。在青海,海东市投入实施教育类灾后重建项目47项,修建学校60所,维修加固重建校舍125栋,建设规模约22万平方米。这些工程都于今年秋季学期建成并投用。

  走进建成投用4个月的积石山县爱民希望小学,只见教学楼整修一新,操场十分宽阔,孩子们正在篮球场玩耍。

  “新校舍配齐了美术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活动场馆,可容纳270名幼儿园和小学学生。”积石山县爱民希望小学校长张登财说,学校办学条件和水平得到全面改善提升,教育硬件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安居还要乐业,如何让群众既住上新房,又能有稳定的收入,是积石山县在灾后重建中一直思考的课题。

  12月12日在积石山县石塬镇石塬村,村民柴永忠抱着孙子站在家中小院。新华社记者 李梓潇 摄

  两个月前,石塬镇石塬村村民柴永忠一家搬进了原址重建的130平方米新房,但他还在发愁,因为不知今后的收入从何处来。

  柴永忠原本是村里的养殖大户,地震把家中土坯羊圈震塌了。重建新房后积蓄不足,柴永忠想要重拾旧业也有心无力。

  今年以来,针对积石山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现状及地震对农业产业的影响,当地制定了一揽子促农增收政策,对牛、羊等养殖产业和中药材、油菜等种植产业进行奖补。其中对受灾养殖圈舍维修改造,采取先建后补方式,加快扩群补栏,调动了农户发展牛羊产业的积极性。

  有了政策扶持,受灾群众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被全面激发。柴永忠在新居旁边修建了面积95平方米的标准化圈舍,兑现了奖补3.3万元,后续再买羊也有补贴。

  12月12日,在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金田草滩新村集中安置点,搬迁户杨进录(左)一家当天搬入新家。新华社记者 柳泽兴 摄

  “一步一步来,今年先建棚,明年再买羊,日子就回到正轨上了。”在柴永忠计划里,明年要把养羊规模恢复到地震前水平。

  灾后重建中,积石山县把产业重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立足县域定位谋划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千头肉牛、万只肉羊繁育中心,因地制宜推广温室大棚,确保搬迁群众后续发展更有保障、县域经济发展更有质量。

  在大河家镇陈家村,占地196亩的牛羊良种繁育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负责人卢小鹏介绍,中心现有基础母羊4250只,西门塔尔母牛800头,将为700余户易地搬迁的居民配股分红,并低价向全县养殖户提供良种母牛母羊,实现牛羊品种改良和高效繁育。

  走进关家川乡何家村安置点,70多座钢架大棚分布在道路两旁,人们正在棚内劳作,首批采摘的西葫芦、黄瓜、甜瓜等果蔬已经陆续上市。

  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巴州镇的避险搬迁安置点周边建有许多蔬菜大棚,搬迁村民可以选择承包或在大棚里务工。图为12月11日,大棚老板柯冬莲在采摘草莓。新华社记者 柳泽兴 摄

  “近期有30多名附近住户前来务工,每人每天能挣100元。受灾村民参与踊跃积极,干事心气特别足。等他们掌握种植技术后,也可以申请承包大棚。”大棚负责人张通彪介绍。

  连日来,记者在甘肃、青海地震灾区采访看到,受灾群众不仅搬进了新居,还发展起了产业,有了挣钱的门路。大家四处寻找活计,有的计划开农家乐,有的就近务工,有的学手艺打算开饭店……生活的重建一天一个样。

12月13日,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韩陕家村,村民马芬莲在温室大棚中采摘黄瓜。新华社记者 李梓潇 摄

  最近,44岁的积石山县受灾群众毛永平忙着为自家的农家乐办理营业执照。他在震后新建的两层小楼里,规划出可容纳数十人同时就餐的包厢区域,打算等到来年开春正式对外营业。

  毛永平曾多年在外从事餐饮行业。这次,他摩拳擦掌,打算在家门口干一番事业。

12月11日,在积石山县刘集乡团结村集中安置点,村民龚顺莲收拾房屋。新华社记者 马莎 摄

  “好在新的生活已经开始了,未来总得靠自己。”他说。

  积石成山,向阳而生。黄河两岸,新的家园已焕发勃勃生机。

  结束此次采访,坐在驶离积石山的车上,记者看到窗外村庄、街景和楼宇快速后退,箭一般地告别,一如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力挥别阴霾,迈步向前。

  走出阵痛的积石山地震灾区,目光已投向未来……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