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铭记 积石新貌丨新家园暖冬更暧心 四堡子新村开启幸福美好新生活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亢兆宁 程健 宋芳科
入冬的积石山县,已然披上了银装,山间、田野里,积雪皑皑,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远远望去,一派雪国风光。
12月16日,中国甘肃网采访团来到大河家镇四堡子新村,但见路灯安装工人正在忙前忙后,村道上停满了私家车、农用车,村民们个个喜气洋洋,正在自家院子里拾掇杂物。
据了解,四堡子新村共有新建院落400户,计划入住372户,目前入住368户,有4户人家因在外务工还未归来,因此没有搬进新家。可以说,四堡子新村已满员入住。
“按照计划,我们四堡子新村共安置周边8个村的受灾群众,自今年9月启动搬迁以来,经过几个批次的搬迁,目前已基本完成入住。”该村党支部书记周学义说,“这个冬天,大家可以温暖过冬了。”
把时间拉回到去年的12月18日,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大量房屋受损、群众受灾,而大河家镇位于震中,灾情更甚,大量群众失去了家园。
当时正值寒冬,“瑟瑟发抖”的受灾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帮助下,住进了临时住所,但渴望家园的他们,眼神里无时无刻不在流露着期待与期盼。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甘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现场指挥调度抗震救灾工作。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积石山高标准、高质量推动灾后重建工作。
如今的大河家镇,一座座崭新的院落里已炊烟袅袅,广大受灾群众随着今冬的到来,住进了更漂亮、更安全、更温暖的新房。
走近村民马志伟的新家,一座二层小洋楼映入眼帘,但见大门口已经种上了花草树木,透过二楼窗户,可以看到崭新的窗帘。步入院内,马志伟的妻子正在花园里拾掇杂物。而房屋内,新家具已然齐备,白墙上被画作与花卉点缀,一股股暖风从“空气能”里吹出,让人倍感温暖与温馨。
“地震发生后,房屋裂缝了,家具也被掉下来的砖瓦砸坏了,我们被吓坏了,好在我们没有受伤。”马志伟的妻子告诉记者,“街道上,到处都是哭声。我们俩步行去学校接孩子,那段路,走了将近2个小时……”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马志伟的妻子难掩悲痛,声音有点哽咽。
由于房屋受损,马志伟一家住进了帐篷。一周后,他们搬进了板房。
“比起帐篷里,板房就好多了,尤其是暖和多了。”马志伟说,往年,他都在新疆打工。地震发生后,他无法出远门,只得在附近打工,耐心等待新家园。
周学义告诉记者,过渡期间,当地政府按照每人每天23.6元的标准,给受灾群众持续补贴了6个月的生活费。期间,还时不时送去米、面、油、煤炭等生活物资,确保了受灾群众衣食无忧地度过了艰难时刻。
到今年9月份,集中安置点四堡子新村的400套新院落拔地而起,受灾群众陆续搬进了新家。
“政府贴息贷款10万,我们自己掏了5万多元,就住进了新家。”谈起新的家园,马志伟和妻子开心地合不拢嘴,“125个平方,四室一厅一厨两卫,好得很,比以前的房子好多了,也暖和多了。”
马志伟介绍,“空气能”是政府补贴购置的取暖设备,他购买了两台,楼上楼下各一台。两台共计1000多元,政府补贴500元,他自己掏了500多元。
“我把老院子里种的花草树木全部挖过来了,等开春了,还要在院子里种上辣椒、西红柿,再把这一块硬化了,摆个茶几,再放几个凳子,屋里屋外,都可以招待客人。”马志伟的妻子指着大花园里的一片空地说,居无定所一年了,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相较于马志伟,村民韩少明对新房子的期待更甚。
“地震后不久,我父亲就生病了,住了半年多院,现在还没好。临近冬天,就特别渴望能住进新家。”韩少明说,他是最早搬进新家的一批。如今,妻子在村内的“零工驿站”上班,他在周边打工,生病的父亲也能在新的房子里温暖过冬。
而村民杨成林的新家,装饰地更加“富丽堂皇”。他是“征迁户”,以前的院子和几分地被征收后用于新建安置房,获得了50多万元的赔偿款。待到安置房修建好后,由于一家七口人,他选择了150多平方米的大户型,共计花了36万余元。
“当时,看着受损的旧房子被拆,心里多少有点不舍,但我就想,只要人没事,房子不算啥。”杨成林说,如今,住进了交通更便捷、更漂亮的新房子,心情还是不错的,“终于安定、安稳了,以后努力挣钱把日子过的更好。”
一座座崭新的院落,一个个温馨的新家,标志着灾后的重生,恰如这雪白大地上娇艳的阳光,温暖着这个寒冬,也开启了灾区人民新的幸福美好生活。
- 2024-12-16《简牍学文库》编撰出版项目在甘肃兰州启动
- 2024-12-16注意防范!甘肃降温降雪天气再次来袭
- 2024-12-16陇拍客丨民乐:工业经济跑出加速度
- 2024-12-16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培训班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