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平凉

平凉静宁:废旧农膜有了“新去处”

2024-12-11 10:31 来源:平凉日报

  原标题:静宁:废旧农膜有了“新去处”

  中国甘肃网12月11日讯 据平凉日报报道(记者 李艳艳)为有效解决农用残膜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助力农田“排毒养颜”,实现农业绿色与可持续发展,连日来,静宁县各乡镇充分利用冬季农闲时机,将废旧地膜回收工作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紧密结合,广泛宣传废旧地膜回收的重要性,动员农户全面清理田间地头、沟渠边道等区域的废旧农膜,消除白色污染,实现增收、环保“双促双赢”。

  在曹务镇中庄村,村民张满强正忙着在自家收割后的玉米地里清理残留地膜。望着被清理后焕然一新的田地,他满脸笑容地说:“以前没有地膜回收政策,玉米收割后,地膜就留在地里,风一吹就到处飘散,不仅破坏环境还影响土质。现在不一样了,收集的旧地膜能换十几捆的新膜,不仅保护环境,还增加了我们的收入。”

  静宁县已构建起完善的废旧地膜回收网络体系,遵循“政府主导、企业联动、站点回收、全民参与”的原则,在曹务、三合、原安等旱作农业种植大镇设立42个农膜回收中转站,不仅方便农户交售废旧地膜,还确保回收工作的高效开展。部分回收站年回收量高达数百吨,全县废旧地膜回收率持续上升,有效减轻了残留地膜对土壤环境的危害。

  在静宁县三合乡农膜回收中转站,一台台满载废旧地膜的农用车在回收站排起了“长龙”,村民们有序排队等待着验收、卸货。回收的废旧农膜堆积如山,工作人员忙着为农户称重和兑换回收专用凭证,现场繁忙有序。

  “自废旧农膜‘以旧换新’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提高农户对地膜回收政策的认知度。乡上回收站每天都吸引大量村民前来兑换。1.5方旧膜就能兑换1卷新膜,极大激发了农户清理地膜的积极性。现在,全乡公路沿线、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为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三合乡副乡长李周彦说。

  据了解,静宁县近年来推行废旧地膜“以旧换新”以来,提高了农民参与回收的积极性的同时,通过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加大群众对加厚高强度地膜、全生物降解膜的推广应用力度,从源头上降低地膜残留风险。当地企业也发挥作用,甘肃禾宁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通过先进的加工工艺,将回收的废旧地膜转化为再生塑料颗粒,进而生产各类塑料制品,实现了资源的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

  为保障废旧地膜回收工作持续推进,静宁县还立足“治理”、着眼“长效”、瞄准“创新”,持续加大宣传教育与技术指导,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向群众普及废旧地膜污染危害及回收利用的重要意义,并为群众培训农膜科学使用与回收技术,培养群众树立环保意识与绿色生产观念,推动农业向着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