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绿水青山——渭源县推进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不负绿水青山——渭源县推进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雪后的梯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冬衣。渭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岳效勇 乔霞红
冬日渭源,树木披上了白色的外衣,傲然而立,像守护大地的勇士。
渭源,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守护好渭河源头生态,对构建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意义深远。
近年来,渭源县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绘就出一幅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山水画卷。
播绿护绿 厚植底色
走进渭源,山坡上侧柏、柠条等各类树木秀丽多姿,北部旱塬的山山峁峁树木挺拔。
近年来,渭源县通过实施“绿满渭源”行动,增绿提质抓修复,绿色发展底色更足。
渭源县坚持整山、整沟、整流域推进原则,因地制宜推出梁峁区针阔乔灌混交,退化林补植补造修复等造林模式,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
2024年,全县完成春季造林封育3.6万亩,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1.4万亩,草原生态修复治理2万亩,草原改良2.915万亩,完成城乡面山绿化及提升改造0.6万亩。
青岛林、蚂蚁森林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工程建设蹄疾步稳,构建形成中央投资、社会捐赠、乡镇单位自筹的多元化投资格局。投资1186.12万元实施红山“引水上山”幼林抚育工程,一渠活水让昔日干涸的红山披上了绿装。
深化制度改革,林草发展动力更足。渭源县在上湾镇侯家寺村、五竹镇黑鹰沟村、锹峪镇峡口村3个村先行试点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拿到确权后的林权证,我种植了5亩油松苗,靠繁育苗木每年可以增收7.5万元。”锹峪镇峡口村村民张云财笑着说。
截至目前,全县共发放林权证456本,登记宗地面积7331.61亩。目前,集体林权改革工作点上开花、面上结果,内业核查、外业调查及绘制底图有序推进。
依托五竹林场170亩自有苗圃,培育云杉、油松等优质苗木80万株,青海云杉良种容器苗75万株;依托会川林场苗圃120亩,新育了啤特果容器苗10万株;依托莲峰林场苗圃150亩,培育云杉、油松等本土针叶树种150万株……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林场效益不断攀升。
健全体系 综合治理
打造绿色渭源,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渭源县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网格化管理新体系。
全县共设立960名林长,林长制从“全面建立”走向“全面见效”,林草资源管理向法规化、系统化转变。今年以来,三级林长共开展巡林2.4万余次。
细化管护措施,健全生态治理体系——
利用重要时节,向群众编发森林草原防火短信、发放宣传单等,提升防火宣传覆盖面;
全面落实防火令和禁火令,加快推进智慧林草建设,将森林草原防火智能视频监控预警系统并入县大数据中心实现共享;
开展防灭火应急演练,筑牢森林草原“防护墙”,全县森林草原火灾发生面积控制在0.09‰以下……
在此基础上,渭源县综合施策,推动林草生态日趋向好。2024年,开展了松材线虫病日常监测,完成普查任务小班523个,面积12.38万亩,检疫苗木332万株,复检木材280立方米。通过生物、物理、人工等绿色防治技术,累计防治各类林业有害生物危害2.3万亩,投入资金15万元,投入人力380人次,有效维护了森林生态安全。
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渭源县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显著改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果子狸首次现身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首阳山景区。
从“生态佳”到“生态+”
从叠翠流金的分水岭,到气势恢宏的灞陵桥,再到层林尽染的首阳山,各种自然景观、各类特色文化,犹如一颗颗明珠璀璨夺目。
春夏,渭河源头花草争艳、苍松吐秀,山涧清泉潺潺、绿树成荫;秋冬,树木银装素裹,踏冰戏雪乐趣无穷,冰雪渭源韵味十足。
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渭源发展的底气。渭源县立足农业优先型、文旅赋能型县域的发展定位,围绕“景城镇村”一体推进、立体打造,加快实现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推进以渭河源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核心,元古堆、渭河源、罗家磨等7个示范村为支撑的“一核七星”旅游模式,示范带动全域旅游蓬勃发展。
以“生态+”“+生态”的思路,渭源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花卉等富民林草产业,引导支持林农参与林草生态建设,林下经济产值达到273万元。全面落实森林生态效益、天然林管护、退耕还林还草等补偿补助政策和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制度,每年落实各类惠民资金2182万元以上。
如今的渭源,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日渐厚重,交出了一份美丽蝶变的生态答卷。
- 2024-12-07甘青两省携手织密祁连山和黄河重要支流等生态修复网
- 2024-12-05【甘快看】甘肃划定“红线”守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 2024-12-03【甘快看】守护黄河生态 推进高质量发展
- 2024-10-28【甘快看】筑牢祖国生态安全屏障——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西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