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看甘肃(1)|最会玩泥巴的人常天平:一捧黄土传乡情 捏出人生百态来

中国甘肃网

  【开栏语】甘肃,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甘肃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无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瑰宝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文明的宝库中。今天起,中国甘肃网开设“非遗文化看甘肃”栏目,旨在带领广大网友走进甘肃非遗传承人的家园,探寻那些隐藏在民间的文化瑰宝。

  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从古老的曲子戏到河西宝卷,从精美的香包绣制到独特的庄浪高抬,每一项非遗都蕴含着甘肃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与传奇。让我们携手走进“非遗文化看甘肃”的世界,共同感受甘肃非遗的无穷魅力,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片非遗的沃土上,让我们一起探寻文化的根源,品味历史的醇厚,共同书写中华文明的辉煌篇章。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刘姗

  从马家窑彩陶到安口窑瓷器,泥巴总是以不同的方式承载者文明的进步。甘肃临夏,是中华彩陶王出土的地方,也是河州泥塑传承发展的沃土。

  在这里,泥巴带来的不止有童年的快乐,还有捏尽人生百态,走进乡土中国的意蕴。甘肃工艺美术大师常天平就是河州泥塑州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常天平的作品走进河州泥塑的世界。

  玩泥巴的快乐,是很多70后、80后、90后的乡愁,直到现在,常天平还是一个玩泥巴的人,在他手中,一团团泥土被塑造成栩栩如生的人物,成为人生百态的组成部分。

  “泥土是最好取材的原料,也镌刻着人们对家乡的浓浓情怀,我们用泥土去创作艺术作品,是农耕文化和乡土艺术的完美结合。”常天平谈对泥塑的认识。

  而他用来创作的泥土更显精细,是红土、黄土、细毛沙按比例混合而成,如果需要外地布展,还会加入棉花、纸浆等纤维,让泥塑作品不易开裂,保存更加持久。

  “都是我们临夏家乡土,只是配料不一样,展示的结果也不一样。”常天平说,一捧好土是河州泥塑的开始。

  作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这些年,常天平用泥土塑造了太多形象,成为最会玩泥巴的人,但万变不离其宗,常天平的作品素材,一直来源这片黄土地,讲述着西北人的生活和浪漫。

  “家乡是我最熟悉的乡土,我的每一步创作都离不开黄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常天平说。

  近年来,常天平又有很多新的作品问世。他创作的河州老油坊,将家乡胡麻油的制作层层展开,从种胡麻,到收胡麻,榨胡麻都有场景化展示,甚至用胡麻发酵亚麻都有清晰表现。

  “小时候的胡麻油香对我来说刻在脑海,那是味蕾深处最隐秘的乡愁,也是最有特点的农耕生活,我就用泥巴把这段日子记录下来。”常天平说。

  说了胡麻油,还要说说兰州牛肉拉面,各族群众同吃一碗面,是常天平为兰州牛肉拉面创作设定的主题,在这个氛围下,牛肉拉展现了西北人豁达的性格。

  随着对泥塑创作的深刻理解,常天平的作品更加返璞归真走进生活。其中创作的童真系列,试图将人们带入那个玩泥巴的童年。

  “我们临夏州有牡丹,兰州市有百合,这件作品是我专门为兰州而作,就叫‘一品百合’,孩子们在百合花下玩得很开心,寓意也更好。”常天平解释他的童趣系列作品,每个不设限的小孩都藏着大家的童年。

  作为河州泥塑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这些年,常天平一直在探索乡土艺术传承新路径,他将泥塑课程带进小学课堂,孩子们在玩泥巴中开启泥塑艺术的启蒙教育。同时,他还为大学授课,参加各种文化展览,让河州泥塑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未来,我将继续传承河州泥塑文化,让黄土地上的民俗在泥土的芬芳里留下厚重印记。”常天平最后说。

编辑:亢兆宁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