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山丹:秋韵丰饶 产业引擎驱动乡村振兴

2024-10-30 15:12 来源:中国甘肃网

  金秋时节,焉支大地仿佛被大自然赋予了最绚丽的色彩,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从蔬菜到饲草,再到中药材,各类农作物的丰收景象交织成一幅壮丽的乡村振兴画卷。

  蔬菜产业:活力满田间,产业助振兴

  南关村的260亩大葱喜获丰收,起葱机在田间轰鸣穿梭,将一垄垄大葱从肥沃的土地中拔出。几十名农民及就近务工人员在田间忙碌着,分拣、扎捆、搬运、装车等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大葱品质优良、产量可观,前来收购的客商络绎不绝,供不应求的场景,成为秋日里一抹亮丽的风景。

  而在霍城镇,千亩娃娃菜如翠绿的巨毯铺满大地。菜农们欢笑着在地头穿梭,采摘、分拣、搬运、装车,忙碌的身影与丰收的喜悦交织,仿佛奏响了一曲欢快的劳动之歌。种植大户杨志学今年流转了沙沟村1300亩土地种植娃娃菜,他满脸喜色地介绍:“这里产出的娃娃菜品质上佳,主要销往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今年娃娃菜的产量极为喜人,收成着实不错。”

  今年,山丹县各类蔬菜种植面积已达6.61万亩,产量达20.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约6.9亿元。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饲草产业:天赐良地育优草,产业铺就振兴途

  山丹马场,这片神奇的土地位于北纬37度,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燕麦草打造的“温床”。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相得益彰,孕育出的燕麦草品质卓越,属特级标准,蛋白含量达9%至12%,足以与澳大利亚进口燕麦草相媲美。金元农牧合作社在这里大展身手,他们流转了土地9600亩,全部用于种植商品燕麦草。金秋十月,收割机在广袤的燕麦草地上欢快地穿梭,仿佛是大地的舞者。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片片燕麦草地从“青黄毯”变成了整齐的“条纹毯”。这些优质的燕麦草产品,带着山丹县的骄傲,远销全国各大牧场,成为了牲畜们的美味佳肴。

  而在位奇镇张湾村,三友种植专业合作社也在书写着他们的丰收故事。这里种植着2000多亩苜蓿,苜蓿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而张湾村无疑是它的优质产地。金秋的阳光下,紫花苜蓿摇曳生姿,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合作社的人们忙碌地收割着,这些苜蓿将主要销往宁夏、内蒙古等地,为远方的畜牧业发展贡献力量。

  山丹县,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了饲草生长的理想之地。这里位于祁连山冷龙岭北麓,气候冷凉、日照充足、病虫害少,更有祁连山冰雪融水的滋润,为饲草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24年,人工饲草种植面积达到了35.8万亩,牧草年产量高达30万吨以上,无疑是全国重要的牧草生产基地,更是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中药材产业:品质引领发展,迈向产业新征程

  在老军乡中药材种植基地,板蓝根的收获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工人们穿梭其中,忙碌地进行着挑拣和搬运工作,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中草药独特香味。张毅自2016年起便踏上了试种中药材的征程。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如今他的种植面积已然扩展到了5000亩之多。今年8月,基地种植的甘草、黄芪、板蓝根、益母草、红花、芍药等多种中药材,顺利通过了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这意味着这些中药材在品质上达到了安全、稳定、有效、可控的高标准。

  走进霍城镇刘庄村、西坡村,千亩连片的黄芪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蔚为壮观。轰鸣作响的机械在田间忙碌作业,一根根粗壮的黄芪随着机械的运作破土而出。作业车辆在田间来回穿梭,工人们则熟练地忙着捡拾、装车,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整个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丰收繁忙景象。“我们在霍城镇精心种植出来的黄芪,品质那是相当出色的。你看,从它的条形,到加工出来的切片,无论是色泽还是含糖量,都要比外省市中药材市场上销售的黄芪好上许多呢。”山丹县全生农机专业合作社经理杨全生自豪地介绍道。

  目前,全县已经成功建成了4个千亩以上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到了5.1万亩,年产值约为2.5亿元。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山丹县还积极建设了中药材仓储加工车间以及中药材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全力促使中药材产业朝着规模化、产业化以及品牌化的方向稳健发展。

  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位山丹县农民的脸上,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换来了这满满的收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山丹县的农业产业正不断发展壮大,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昂首阔步前行,奏响乡村振兴的激昂旋律。

  通讯员 吴鹏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