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倾情书写陇原文艺时代答卷

2024-10-15 09:45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原标题:倾情书写陇原文艺时代答卷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甘肃特色文化艺术品牌声名远播,文艺精品力作层出不穷,文艺人才青蓝相继,文艺繁荣发展制度机制建设不断加强……十年来,我省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有力有效推动全省文艺创作繁荣发展,陇原文艺百花园百花竞放、硕果累累,以生动景象添彩新时代中国文艺璀璨星空。

  彰显特色,构建甘肃文化品牌体系

  多年来,我省坚持挖掘用好本土文化资源,加快构建“3+8”文化品牌体系,持续打造甘肃特色文化艺术品牌,推出了一批兼具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甘肃特质的文化文艺活动和优秀项目,成效喜人。

  “3”就是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

  “8”就是“八个一”文化品牌,即:一年一度公祭伏羲大典,让全球华人文化根脉情“浓”起来;一年一度敦煌文博会,让“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载体“实”起来;一部《四库全书》,让中国古典文化“活”起来;一本《读者》杂志,让广大读者心灵世界“亮”起来;一台《丝路花雨》舞剧,让敦煌文化艺术“火”起来;一部《河西走廊》纪录片,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起来;一届至少一部作品入选“五个一工程”,让文艺创作激情“热”起来;一县一文艺院团,让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富”起来。

  细细梳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带着浓浓的甘肃印记,“八个一”文化品牌地域特色鲜明,处处凸显甘肃元素,时时彰显陇原风貌——

  一年一度的公祭伏羲大典,引领全球华人一次次进入“伏羲时间”。仅2024年公祭伏羲大典相关内容和报道全网浏览量超15亿次。

  作为我国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为主题的综合性国际博览会,连续举办七届的敦煌文博会一次又一次吸引全球瞩目,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持久深厚的文明力量。

  推动文溯阁《四库全书》影印出版、推出“千古巨制——《四库全书》展”、打造系列文溯阁《四库全书》文创产品……近年来,我省以贴近生活、灵活多样的形式,讲好“四库”里的中国故事,让“藏于深闺”的中国古典文化“活”起来,走进“寻常百姓家”。

  《读者》畅销40余年,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今年8月25日,因在推动全民阅读、弘扬优秀文化、提升国民阅读素养方面作出显著贡献,荣获“全民阅读第一刊”称号。

  今年国庆假期,我省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在西安丝路欢乐世界连演7场,展现十足“丝路韵”,劲刮火热“敦煌风”……创排于1979年的舞剧《丝路花雨》历久弥新,演出近4000场,先后出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观众超537万人次,不仅让敦煌壁画“活”起来,也让敦煌文化艺术“火”起来。

  《河西走廊》央视热播、《河西走廊》衍生创作不断升温、河西走廊文旅融合样板打造取得新进展……纪录片《河西走廊》引领更多游客走进河西、领略风光、触摸历史、感悟文化,广泛凝聚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电影《甘南情歌》、陇剧《西狭长歌》、歌曲《千年之约》、广播剧《“事儿妈”宋小娥》……向着“五个一工程”迈进,我省推出一批精品文艺力作。

  推进一县一院团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文艺院团和政府购买服务推动惠民演出两个“全覆盖”;同时,以“传”促建保留艺术火种,以“创”促建争取国家支持,以“演”促建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基层文艺院团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今后,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动‘八个一’文化品牌建设更上层楼,全力打造文化传承发展的‘甘肃品牌’、中华文明传播展示的‘甘肃窗口’、现代化建设文化先行的‘甘肃实践’,努力为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贡献文艺力量。”省委宣传部文艺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打造精品,勇攀文化艺术创作高峰

  多年来,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组织、引导作家、艺术家潜心创作、精心耕耘,在各个艺术门类全面发力,以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思想性、时代性、艺术性俱佳的文艺精品,既不断做靓叫响“戏剧大省”“纪录片大省”“西部类型影视”“敦煌画派”“文学八骏”等文艺品牌,持续提升甘肃文艺影响力和美誉度,又用情用心讲好甘肃故事、中国故事。

  文学方面,喜讯频传——

  短篇小说《我的帐篷里有平安》《出警》获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敦煌本纪》获茅盾文学奖提名奖,中篇小说《所有路的尽头》获郁达夫小说奖,诗集《风中捡拾的草叶与月光》《桑多镇》和散文集《兄弟记》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民间文学作品集《陇南·老山歌》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奖,网络文学作品《唐砖》《大医凌然》《扎西德勒》等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舞台艺术方面,捷报连连——

  话剧《天下第一桥》获文华奖优秀剧目奖,秦腔现代戏《民乐情》获文华奖提名剧目奖和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提名奖”“配角奖”,话剧《八步沙》、舞剧《彩虹之路》、音乐剧《达玛花开》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陇剧《大河东流》入选“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音乐剧《飞天》获第18届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最高奖和最佳男主角奖两项大奖,舞蹈《凉州攻鼓子》、阿克塞民歌《牧羊马》分别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金奖和优秀表演奖。

  此外,打造推出《乐动敦煌》《又见敦煌》等大型文旅演艺项目,以及《天马行》《回道张掖》《天下雄关》《天水千古秀》《问道崆峒》等一批地方特色演艺项目,有效推动了全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广播影视方面,亮点纷呈——

  电影《丢羊》《八步沙》分获华表奖优秀农村题材影片奖和金鸡奖提名奖,电视剧《此心安处是吾乡》《一个都不能少》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英雄的旗帜》《绿色誓言》《我心归处》入选国家广电总局重点电视剧规划选题,纪录片《河西走廊》《大敦煌》等在央视播出,《梦幻凉州》《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等入选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国产纪录片。

  书画摄影方面,魅力四溢——

  大型油画《敢把沙漠变绿洲》《天险腊子口》等作品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仅今年,52件美术作品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摄影作品《西风东渐·佛影重现》(组照)获中国摄影金像奖。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我省文艺工作者始终肩负起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时代同频共振,为时代发展放歌,以精品力作,让文艺的百花园始终为人民绽放。

  健全机制,促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制度机制建设是保障。

  制定印发《中共甘肃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修订完善《甘肃省敦煌文艺奖评奖办法》,出台实施《优秀电影剧本征集、孵化管理办法》《精品剧目、影视精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省级政府购买省直文艺院团公益性演出服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甘肃省陇剧保护传承条例》……

  多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文艺创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谋划,整合省级文艺创作扶持资金,设立甘肃省艺术基金,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建立健全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

  先后评选出三届“小说八骏”、四届“诗歌八骏”、三届“儿童文学八骏”、一届“戏剧八骏”、一届“网络文学八骏”、一届“散文八骏”……驰骋奔腾的“甘肃文学八骏”集体出征,带动本土文学强势崛起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坛带来一股清风。

  充分发挥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优秀人才的带头作用,努力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组织实施“送出去”“请进来”人才培养项目;稳步推进“文艺两新”工作……

  我省始终抓住人才建设这一根本,努力把“做人的工作”与“推动文艺创作”贯通起来,多措并举,培育壮大文艺陇军队伍。截至目前,我省13个省级文艺家协会会员人数达到26929名,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会员人数达到3335名。

  与此同时,连续举办系列全省文艺骨干研修班和各类辅导讲座、读书班、研讨会,在全省14个市州全覆盖开展“崇德尚艺,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巡回宣讲,为文艺人才持续“充电”搭建有效平台;

  高质量开展“敦煌文艺奖”评选,各文艺门类举办高质量的创、展、演赛评活动,定期开展黄河文学、戏剧红梅、电影锦鸡等推优评选活动,激励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创作、多出精品;

  ……

  “走心又走新,让精品迭出,让人才辈出,是目标,也是遵循。”省委宣传部文艺处负责同志说,多年来,我省推出了一批兼具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甘肃特质的文艺精品,建设了一支领军人才强、艺术门类全、梯队层次完备的“文艺陇军”,打造了一系列引导性强、显示度高、影响力大的文艺品牌,为推动全省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时代的画卷,已经铺展开来;新征程的华章,需要接续书写。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繁荣创作、服务人民,接力书写好新时代新征程的文艺答卷。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