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央媒看甘肃

中央媒体看甘肃|张掖甘州人居环境“全域蝶变”

2024-09-27 15:24 来源:中新网甘肃

  原标题:张掖甘州人居环境“全域蝶变”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7日电 (记者 冯杰 郭沛良)金秋时节,祁连山下沃野锦绣。张掖市甘州区75.3万亩玉米制种陆续进入收获季,先进的智能化农机装备往返穿梭,描画出丰收季的“几何美学”;蔬菜、林果、畜牧等特色产业结构调整品质提升,“甘味”农特产品成为全国消费者的“健康新宠”;乘着和美乡村建设的“春风”,各乡镇全面推动乡村环境由干净整洁有序向生态美丽宜居“蝶变”,农民收获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

  近年来,甘州区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一高地四区”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基层治理创新等各项重点工作,乡村振兴迈出全域推进、整体提升的“进阶”步伐。

图为张掖市甘州区75.3万亩玉米制种陆续进入收获季。甘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图为张掖市甘州区75.3万亩玉米制种陆续进入收获季。甘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走进甘州区沙井镇沙井村、新民村制种基地,收割机开过,一排排秸秆被快速切割粉碎,金灿灿的玉米穗装满车厢。“我今年种了30亩地,亩保可以达到4000元,每亩地的玉米产量都能在1吨以上,收入也还是可以的。”沙井镇沙井村八社村民曹绪荣说。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种植结构的调整,甘州区加力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全区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以上,年产种量达3亿公斤,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30%,“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目前中国唯一的玉米种子区域公用品牌。近四年来,甘州区投入财政资金、争取中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和国家制种大县奖励政策资金近4亿元,重点支持制种企业新品种研发、机械化装备购置等项目,持续推进制种产业做大做强。

  蔬菜作为甘州区的一大特色产业,已成功在全国市场上树立起了品牌。近日,甘州区乌江镇甘肃茂雄领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迎来采摘期,芥蓝、菜心、西兰花等蔬菜经过采摘、分拣、加工、包装等流程,装车待发。

  “基地于2017年7月开始投运,主要种植芥蓝、菜心等20多种蔬菜,促进农户就业1000多名,年生产蔬菜3至5茬,面向香港、澳门、深圳等地销售。”甘肃茂雄领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健鹏说。

  产业之花在全区遍地绽放。近年来,甘州区紧盯“一粒种、一篮子菜、两头牛”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建设,巴吉滩、神沙窝、靖安等设施农业集群初具规模、达到960亩,党寨镇有机蔬菜产销两旺,开辟了蔬菜产业新赛道。发展玉米制种75.3万亩、蔬菜23.95万亩,存栏肉牛24.5万头、奶牛4.5万头、双峰驼3500峰,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5个、认定面积2.4万亩,现代种业、绿色蔬菜、优质肉牛、优质奶业、特色种养五大产业集群持续壮大,上半年实现一产增加值18.06亿元、增长7.4%。甘州区被确定为甘肃省2024年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县。

图为新墩镇园艺村人居环境向生态美丽宜居“蝶变”。

图为新墩镇园艺村人居环境向生态美丽宜居“蝶变”。

  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甘州区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走进甘州区新墩镇园艺村村民崔英年家中,白墙黛瓦的二层小洋楼显得格外气派,楼上楼下的卫生间都铺着明亮的瓷砖,冲水马桶周围摆放着垃圾桶、消毒液、拖把等清洁用品,完全没有以前农村“土房”的影子。

  “以前一下雨,门口道路全是积水淤泥,进出很不方便。现在修了排水渠,水泥路硬化到了家门口,出行方便多了。”说起村里近几年的变化,甘州区新墩镇园艺村村民崔英年心里乐开了花。“外面还种了好多花,还修了小广场,村庄也变得整洁漂亮了。”

  今年,甘州区统筹推进“八改”工程和“双百”行动,制定乡村振兴支持政策36条,拆除空置老旧房屋731院,改造或新建公路工程72公里,乌江、上秦、明永3个集镇改造有序推进,以“四集中”原则新建梁家墩蔬乡庭院、大满“城南故里”等“四类模式”示范点14个,有效提升了乡村建设成色,促进人居环境“颜值”“气质”双提升,乡村正在由“局部美”向“全域美”拓展延伸。(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