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打造“三区一城市”:高质量发展“争上游”
原标题:甘肃平凉打造“三区一城市”:高质量发展“争上游”
中国甘肃网9月25日讯 据中新网甘肃新闻报道(记者 魏建军)24日,在“牢记嘱托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新篇”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平凉专场上,平凉市市长白振海通报称,力争到2025年,该市经济总量达到750亿元以上,到2030年突破1100亿元。
平凉是见证千年丝路繁华的古城,也是陕甘宁通衢要地加速崛起的现代化新城。该市从二十多年前抓建“四大产业”,到近年来建设“三大基地”,再到聚力打造“三区一城市”,整体一脉相承、又不断深化,在全省的分量越来越重,在高质量发展中“争上游”。
图为平凉崆峒山景区一角。(资料图)高展 摄
近期,平凉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三区一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该市认为千条万条、归根一条必须体现在“增长”上,就是不断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和对全省的贡献度,这是平凉打造“三区一城市”最鲜明的标识。
同时,该市明确了“进”的目标、“超”的参照,对重点产业产值、重要产品产量、“四上”企业增量等都作了测算,力求体现“摸高”标准。“实话讲难度不小,但只要下苦就不难,我们也有决心、有条件达成。”白振海说。
“十年磨一剑”打造完备“链群”生态圈
白振海表示,对平凉来说,关键是要在“换挡”过程中,减少“顿挫”、避免失速,这是在“三区一城市”建设中,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考量。
对此,他用四句话予以概括: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但他也提到,这在具体工作中是有所侧重的。
图为静宁苹果。(资料图) 魏建军 摄
平凉市传统产业占比达到90%以上,这些“老家底”不仅是发展“基本盘”,也是培育催生新动能的重要“基点”,该市将全力推动产业向“新”而行、提“质”而上,延展新支链、集成新技术、搭建新场景,让更多“老树”发出新芽。
平凉还把培育具有新质生产力特点的产业集群作为重要方向,既不“新瓶旧酒”,也不盲目跟风,聚焦能源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终端等产业细分领域,“十年磨一剑”打造完备的“链群”生态圈。
让“三区一城市”体量与品质兼备
白振海说,“三区一城市”建设,要害在功能、关键看平台、核心靠项目。平凉做了不少前期工作,下一步,将继续抓住“牛鼻子”,把发展目标定位尽可能量化实化为具体项目,下足补短板的真功、强内核的潜功,推动“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
一是更好服务大局,重点将结合谋划“十五五”发展,系统布局推进一批全局性重大项目,不断强化能源保供、枢纽节点、粮食安全、生态屏障等核心功能,巩固在全省战略版图中的位势。
二是更好赋能发展,就是围绕科技创新、园区承载、智改数转、招商引资等关键环节,打造高能级平台,为转型蝶变注入源头活水。
图为S28线灵台至华亭高速公路。(资料图)甘肃省交通运输厅 供图
三是更好支撑产业,就是紧盯审批服务、要素保障、金融信贷、创业孵化等,全链条集成服务、全方位优化环境。尤其下功夫解决好产业路、资源路以及产销衔接、物流仓储等“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实际行动履约践诺、纾困助企、兴产富民。
白振海表示,放眼“甘肃”“西北”“西部”“全国”层层递进,聚焦“创新”“样板”“先行”“先进”节节攀升。平凉必须拿出更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成果,不断擦亮“金字招牌”。
接下来,平凉将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推动力,坚决摒弃阻碍高质量发展的陈旧观念,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将持续深化关键领域的改革,包括要素市场化配置、国有企业改革、投融资体系等,通过积极有为的政府来平衡各方利益,利用高效市场机制激发更大活力。目标是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确保“三区一城市”建设既具有规模,又具备品质。(完)
- 2024-09-25甘肃嘉峪关:戈壁荒滩中的现代化工业旅游生态城市
- 2024-09-25遇见最美武威 | “丰收节”里话丰年
- 2024-09-25甘肃嘉峪关:戈壁荒滩中的现代化工业旅游生态城市
- 2024-09-24古老敦煌气象新——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