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经济

【甘快看】“宝藏”小城崛起制造“新势力”

2024-09-23 21:08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者按

    越来越多的“宝藏”小城正在崛起成为中国制造版图上动能强劲的“新势力”。在新技术的加持、新基建的支撑之下,这些小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并不断延链聚链、拓展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寻细分市场蓝海,显现出勃勃生机。

  安徽华菱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生产车间一角。记者 王菲 摄

  安徽:“县域制造”聚链成群

  记者 王菲

  人口不到5万的小镇集聚电缆上下游企业近3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9家,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20家,全国电缆行业百强企业有6家坐落于此……

  在安徽省无为市高沟镇,一根电缆“链”出百亿大产业,让曾经寂寂无闻的滨江小镇成为著名的“中国电缆之乡”,并跻身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向新提质、聚链成群,在新型工业化发展浪潮之下,“县域制造”以创新促发展、以特色赢市场,成为中国制造版图上动能强劲的“新势力”。

  “无为电缆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市场大浪淘沙的考验,产业由小到大、由链到群,靠的是坚持创新和走特色发展之路。”大学毕业后,安徽华菱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龙作为电缆行业人才被无为市引入当地龙头企业工作至今,和小镇上不少带着外地口音的从业者一样,陈龙见证了当地电缆产业的发展壮大。

  距离华菱不远,坐落着集群内的另一家龙头企业——安徽华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走入企业展厅,记者看到,各种电缆发明专利、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科技成果证书等排满了整整一面墙,展示着企业筚路蓝缕、一路创新发展的足迹。

  “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我们坚持走专精特新之路。”提及企业的发展之道,董事长叶明竹言语中充满信心。

  应用于深海资源探测等场景的水密电缆技术难度极高。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华宇电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瞄准无人潜水器等新场景新赛道,通过与上下游企业协同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互动,推动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截至2023年底,全省72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实现营收7916.1亿元,同比增长8.8%,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25个,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94家。”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自动化产线上,工业机器人高效运转;工厂外,一辆辆满载物料的货车来回穿梭……位于合肥市长丰县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的安徽万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口,聚焦新能源汽车底盘这一细分赛道做精做优,加快市场开拓。

  “融入新兴产业主赛道,让我们的发展加速度。”安徽万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常松说,企业和比亚迪合肥基地开展创新协同,加快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迭代创新,并与比亚迪、蔚来等多家整车企业建立起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年产值超10亿元。

  在毗邻长江的“鱼米之乡”芜湖市繁昌区,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当地的健康食品特色产业基地加快绿色转型步伐。

  走进基地内的龙头企业安徽同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央厨房,记者看到,在数智化生产模式加持下,传统的食品加工变得高效、集约、低碳。

  “食品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练好内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制胜之道。”安徽同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世福说,“我们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持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一粒稻米从田间到智能工厂带动万人就业,一颗青梅从枝头到餐桌延伸出数亿元的产业链。聚焦“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繁昌区不断向生产性服务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赛道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描绘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蓝图。

  “基地的产业生态越来越完善,链条越来越长。今年我们成立了繁昌区食品产业协会,瞄准绿色、天然、健康的消费升级新需求,基地企业抱团发展,不断开拓新产品、新业态。”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宁鹏飞说。

   河北:箱包之都“逆势出海”

  □记者 杜一方 王美祺 苏凯洋

  北京向南不足100公里,在一个小镇酒店的大堂,短短一上午,记者遇见了来自欧洲和中东的三波采购商。

  作为东欧、中东等地外商口口相传的“世界箱包之都”,河北省保定白沟新城常年外商云集。这里也是中国最大的箱包产销基地之一,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28%,产品销往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

  “5天采购了6万多美元货品。”现居英国伦敦的巴基斯坦商人哈菲兹·阿布巴卡尔说,这是他头一次来中国,这笔数额不小的资金都用于购买拉杆箱销往英国。

  记者在东西走向的津保路东物流中心附近看到,来白沟新城进货的卡车排起长龙。

  方圆不过一百公里,川流不息的车流物流背后,是这座小镇辐射带动超200万人从业人员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每年有8亿个箱包销往全世界。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2024年上半年,白沟箱包出口增长17.78%,累计出口额71.54亿元,让人不禁好奇这处弹丸之地“逆势出海”的秘密。

  白沟箱包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的箱包市场在“石坑桥”地摊集市,和玩具、小百货混杂在一起叫卖。手工作坊、马路市场,这种价位低、纯走量的发展模式沿用了20多年,但市场口碑不好使产业发展一度陷入困境。

  “当时没有品牌和质量意识,市场销售困难,小厂利润都很低。”白沟鹏杰皮具有限公司创始人王金龙说,箱包厂都是贴牌生产,大部分努力只“为他人做嫁衣”。

  2003年后,走投无路的白沟箱包企业品牌意识逐渐觉醒。短短5年内,白沟从“无牌”“贴牌”,到有了1400多个自主品牌。

  河北保定市白沟新城管委会副主任金雪飞表示,为帮助企业打造品牌,当地定期评选十大品牌,帮企业申请河北省著名商标、河北省名牌,定期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专家学者来授课。

  通过做优品牌,销路越来越广,产品更新也越来越快。如今,这个户籍人口6万多人的小镇,已形成具有箱包原材料供应、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及销售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科技发展又为小镇插上了新的腾飞翅膀。近年来,电商直播在白沟遍地开花,传统批发户纷纷挂上“工厂直播”的门头。

  目前这里每天进行着近万场直播,通过20多种语言向海内外客户介绍产品。2023年,白沟箱包总产值增至419亿元,其中约300亿元通过线上销售实现。

  “最新客户是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直播来的,两个月前还有印度客户一口气订了10个标箱的产品。”保定白沟天尚行箱包皮具有限公司销售人员张丽花说,2023年企业销售额达1.5亿元,以外贸订单为主,今年有望突破2亿元。

  在白沟一家跨境电商企业,记者看到工人正按订单取货、打包,还有专人负责网店每日运维,分析筛选外国消费者喜爱的女包并上架。该企业在希音、亚马逊、虾皮网等十余个跨境电商平台均设有网店,产品销往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

  “分析各国消费者偏好和跨境平台风格,针对性上架优质商品,更易开出爆款。”白沟新城电子商务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磊说,目前白沟正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通过举办公益培训和直播电商大赛等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白沟新城招商和特色产业局局长王伟男说,为拓宽海外市场,围绕国际重点展会,去年政府带领白沟外贸企业,尤其是年轻的“包二代”“包三代”,走访了七个国家。“马上又要出发,9月去日韩,10月到印尼、马来西亚。”他说。

  由于箱包异形款式多、更新快、工艺复杂,目前多数工厂尚未完全实现自动化生产,仍靠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工制作。但一直以来,白沟都在积极探索产品智慧化设计与生产。

  2022年,白沟箱包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在当地建成,为平台内2万余家企业提供精准数字化服务,企业可通过“云设计”线上辅助设计系统和设计信息采集系统,了解最新流行趋势,用人工智能辅助设计,3D打印模拟成品。

  “只要设计新颖、品质过硬,我们在采购数量上没有限制。”伊朗采购商贝赫纳姆·法达维这次来白沟,产品设计是他最看重的部分。今年是他与中国企业合作的第七年,主要从中国进口背包和女包销往阿联酋。

   江苏:千年陶都非遗焕新

  □记者 何磊静

  添柴观火20多小时、烧至上千摄氏度、挨个开陶瓷“盲盒”……一场古龙窑开窑仪式9月19日在“中国陶都”江苏省宜兴市举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开窑吸引大量年轻非遗传承人和陶瓷爱好者参与,并采取线上直播,有超127万网友线上“围观”。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龙窑开窑,古法烧制的陶瓷让人震撼,也能带给我们一些新灵感。”宜兴的“90后”制陶能手范倩雯说,作为宜兴陶艺制作的符号,龙窑烧制保留着传统工艺和风貌,开窑的仪式感能让更多年轻人爱上紫砂文化。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传承弘扬好制陶技艺和紫砂文化,宜兴近年来主动拥抱数字浪潮,推进紫砂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擦亮非遗文化名片。

  记者现场了解到,此次龙窑开窑当地首次以短视频直播形式展开,吸引不少内容创作者、网络主播等实地探访宜兴陶瓷博物馆和名家制作工坊,记录并传播紫砂壶制作过程等。在抖音平台的相关直播间内,有超127万网友线上“围观”,不少网友互动感叹“开窑有趣”“陶器精美”并频频为非遗传承人点赞。

  “数字平台正成为助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力量,我们开启的‘非遗正当时’项目就与宜兴的非遗焕新十分契合。希望通过扶持这些传统工艺、戏曲曲艺等,赋予传统文化时尚元素,让非遗既‘老’又‘潮’,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抖音公益“非遗正当时”项目负责人赵扬说。

  “非遗+直播”的新路子让宜兴的手艺人们尝到了“甜头”。当地丁蜀镇的全国首个紫砂产业抖音直播基地,如今入驻商家超8000家、直接从业人员达5.5万人,近两年实现紫砂制品销售规模成倍增长。

  “很多非遗传承人通过主动‘上线’,吸纳网友制陶创新的好点子,也发现不少市场的新需求。”范倩雯说,比如将紫砂融入文创产品,以及与咖啡文化相结合等。

  此外,宜兴还打造“紫砂元宇宙”进一步拓宽紫砂产业发展方向。借助元宇宙虚拟互联技术,体验者能以虚拟人身份“逛”紫砂文化街区,实现“云”参观紫砂展览、“云”定制紫砂壶。目前宜兴已有上万件精品紫砂通过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进行在线展示和交易,超20万件紫砂珍品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认证”。

  “宜兴紫砂璀璨千年,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我们传承非遗的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破圈’发展,进一步推动传统陶瓷文化有新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陶瓷分会副会长葛军说。

  甘肃:革命老区迈上新赛道

  □记者 梁军

  建园区、扩算力、聚集群、促融合……革命老区甘肃庆阳近年来借助“东数西算”工程,乘上新质生产力东风,上万个标准机架高效运行,算力服务陆续输向长三角和京津冀等地,迈上了转型升级、智变赋能的新赛道。

  走进1.7万亩的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在建项目热火朝天,投用项目规范运行,一大批带动强、裂变快、效益好的数字经济企业相继落地投产,园区道路等基础建设快速推进。

  1934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甘肃庆阳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这片根据地后来为党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为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

  时过境迁,庆阳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日益成长为全国“东数西算”工程的枢纽节点。2022年,国家启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和“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庆阳成功跻身八大枢纽节点和十大数据集群。

  庆阳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在此布局算力网络枢纽节点能全面辐射西部地区,且到全国各地的辐射路径较为均等,这里相对低的温度适合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可以兼顾效率和性能。同时当地有丰富的风光电资源,能源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潜力巨大。

  紧盯显示器上的各项数据,网络运维工程师走进机房查看设备运行。水面下,一台台主机箱散发点点星光。据提尔科技浸没液冷智算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可提供170PFlops算力,大致相当于200万台普通电脑同时运行。

  庆阳市数据局副局长米世涛介绍,当地抢抓“人工智能+”机遇,加速推进十大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已经建成投运标准机架2万个,算力规模1.9万P。

  为了让算力高效运行,庆阳打通高通量、高品质、低时延的高速传输网络,让跨域算力网变得四通八达。目前,庆阳建成抵达西安、北京、上海、广州直连链路,大幅降低了网络时延,启动了西安-庆阳-中卫、庆阳-西安-郑州等光缆工程,为开展“东数西算”提供网络支撑。

  今年以来,庆阳数字产业发展“快马加鞭”。8月,庆阳签约加入中国算力网联盟,与贵阳、郑州、深圳、韶关等地共享算力、数据、应用,加快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庆阳市数据局介绍,两年多时间里,庆阳累计对接数字经济企业2886户,签约746户,注册子公司219户,数字企业从无到有、由有到优,覆盖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服务、智慧应用多个领域,产业生态从建链到延链、由单一到全面。

  随着算力规模持续扩大,当地算力资源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向长三角等地。庆阳算力调度服务平台显示,目前庆阳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已完成算力资源交易144笔,交易额2亿多元。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孙斌说:“革命老区庆阳融入数字经济浪潮有不少潜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兴起,必将为这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性变革。”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