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护卫黄河长久安澜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激励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勇毅前行

2024-09-22 09:22 来源:甘肃日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 徐俊勇 张燕茹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我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嘱托、团结奋斗、勇毅前行,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指引,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护卫黄河长久安澜。

  生态保护争上游 一河清水送下游

  近年来,我省立足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黄河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区和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坚决扛牢上游责任,奋力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巩固改善。

  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截至2023年底,黄河流域41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2.68%,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8年达到Ⅱ类。今年1至8月,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质优良比例92.68%,在黄河流域9省区排名第三,实现了“一河清水送下游”。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黄河国家战略落实落细。”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白志红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持续推进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措施,推动黄河流域跨区连片供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继续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协同监管,突出黄河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开展黄河流域上下游定期会商,实施联合监测、联合执法,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

  筑牢林草“安全网” 守护黄河“蓄水池”

  近年来,全省各级林草部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打好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为牵引,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五年完成造林2113万亩,任务量居全国第二。2024年实施“三北”工程重点项目53个,总投资47.46亿元,“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

  “我们将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突出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加强森林、草原、湿地保护修复,持续提升水源涵养功能。”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旭晨说。

  黄河流域甘肃段分布着98个各类自然保护地,是我省生态系统中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

  近年来,我省各级林草部门持续加强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修复和保护治理,以建立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抓手,严格保护林草资源,筑牢林草“安全网”,守护黄河“蓄水池”。在黄河流域9省区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中,甘肃省总成绩名列第二,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列8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一。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决扛起黄河上游林草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的责任。”张旭晨说,全省林草系统将坚持保护为重,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坚持绿色发展,努力把林草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

  保持一方水土 护卫黄河安澜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多次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省水利厅坚持将水土保持作为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持续健全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深入推进流域系统综合治理,不断提升水保监管效能,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黄河保护法》为根本遵循,省水利厅科学实施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通过护山保水、治湖扩林、护草固沙等措施,完成历史遗留矿山、土地、湿地、森林和草原等修复治理面积近170万亩。2019年以来,黄河流域全口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万平方公里、新修梯田502万亩、新建淤地坝249座、除险加固淤地坝258座,水土保持率达到69.29%,水土保持功能持续提升。

  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处长姬跃红表示,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上游责任,纵深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塬面保护和淤地坝建设,有效减少入黄泥沙,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深化水土保持领域改革创新,加快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夯实甘肃水利高质量发展绿色根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