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9月12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孙珩力)甘肃庆阳西峰郊区的南佐遗址,位于黄土高原第一大原董志塬。这里黄土厚达200多米,适宜农耕,是传说中黄帝部族的活动地域,也是周人祖先教民稼穑、休养生息之地。9月12日上午,“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南佐遗址,近距离感受中华文明的五千年厚重历史。
南佐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1960年1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2月,国家文物局将南佐遗址列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初步考古成果。
南佐遗址的考古发掘显示,在庆阳市境内董志塬上,曾生活着一个距今约五千年的人群,他们掌握了精湛的制陶和建筑艺术,食用小米和水稻。
1984至1986年、1994至1996年和2021至2024年,南佐遗址进行了三个阶段的考古发掘。
2021年开始的第三阶段考古发掘,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实施。目前,考古工作持续进行。
“南佐遗址距今约5100至4700年,总面积约600万平方米。核心区由9座夯土台及两重壕沟围成,面积约30万平方米。”据南佐遗址文物保护所工作人员张文译介绍,在遗址核心区,考古队发现了主次分明的大型夯土建筑区和大型宫殿式建筑F1,F1周边围绕九座同时代的大型夯土台及其外围两重环壕。经过初步调查勘探,该遗址“外环壕”内面积约有600万平方米,是距今约五千年前最大的聚落遗址之一,F1建筑面积达800多平方米,其中室内部分就达到630平方米,体量规模也为同时期最大。
在新一轮考古中,该遗址还集中出土有大量形制独特、做工精美的陶器,其中不少为黄土高原泾渭流域首次出现或罕见。如出土修复的大型彩陶罐,其最大腹径为78厘米、高68厘米,是该区域同时期出土的最大的彩陶罐;白陶带盖圈足簋的陶胎最薄处仅一两毫米,也属首次发现。
“因为上述陶器相比普通陶器烧制更加困难。因此该地区的文明程度应该比较发达。”张文译表示。
据介绍,南佐遗址的夯筑墙体和墙壁、地面涂抹白灰,是已知的我国最早大规模使用夯筑和白灰面装饰技术的建筑。南佐遗址环壕使用的护砌技术,在新石器时代罕见。
“南佐遗址价值独特,且体现出强大的社会公共权力,显示陇东地区当时已进入早期国家或者文明社会阶段,具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张文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