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提“质”而上——安定区打造马铃薯全产业链综述
今年以来,安定区围绕“打造全国马铃薯种薯育繁推一体化核心基地、全国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种植和加工示范基地、全国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高地、‘定西宽粉’国际化知名品牌”的“三地一品”定位,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方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培育薯业新质生产力,构建产加销相衔接、贸工农一体化的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推动马铃薯产业链、价值链提升,实现马铃薯全产业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聚焦政策扶持,构建马铃薯良种“推广链”。坚持优势品种脱毒快繁、新型品种引进试验、当家品种提纯复壮相结合,健全“温室生产原原种、基地扩繁原种、田间应用一级种”的梯级种薯繁育推广体系,争创“国家马铃薯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全区优质脱毒种薯繁育能力达到9亿粒。依托23家种薯企业在19个乡镇建成标准化原种扩繁基地6.5万亩,其中种薯企业建基地3万亩、企业对接合作社建基地3.5万亩。并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合作社+农户+基地”“合作社+基地”等模式,全区一级种生产基地达到51万亩,销往内蒙古、黑龙江等14个省区,出口“一带一路”沿线的土耳其、埃及等中东和阿拉伯国家,年外销微型薯达到5.5亿粒。
聚焦基地建设,构建马铃薯种植“集群链”。按照“产业集群、主体集中、技术集成、要素集聚、保障集合”要求,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建设模式,突出“四大流域”“七条线”,整山系、整流域推进,通过跨乡连村、连点串片、连片成带,形成村社有点、乡镇有片、全区有带的示范格局。已建成以黑膜覆盖为主的标准化种植基地86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并按照打造集成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栽培、机械化耕作、产业化管理经营高水平种植的要求,采取土地流转等方式,通过“企业+主体+基地”建设模式和“黑膜覆盖+种薯处理+配方施肥+统防统治+机械化耕作”栽培技术模式,在19个乡镇建设规模500亩以上的标准化商品薯种植基地8万亩。
聚焦壮大主体,构建马铃薯主体“培育链”。按照“种植有良种、生产有基地、耕作有机械、销售有订单、仓储有设施”的“五有”标准,大力培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推广“基地+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蓝天模式”,通过统一供种,签订订单,建设标准化基地,开展机械化服务,实现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做实一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年内计划培育合作社60个、家庭农场60家,“五有”合作社比例达到63%以上,合作社规范运营率稳定在83%以上。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及各类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严格按照订单合同做好马铃薯收购、产销、加工等工作,进一步强化联农带农工作机制,真正实现企业增效、农民收益。
聚焦精深加工,构建马铃薯产业“增收链”。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的发展要求,把加快发展“定西宽粉”产业作为马铃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路径,坚持品种、品质、品牌“三品”统一,推动农业、工业、产业、事业“四业”融合,实现鲜食化、主食化、工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六化”并进,依托恒源、薯香园、陇峰等马铃薯主食生产重点龙头企业,加快产品研发进度,实现延链发展、产值扩张、产业增收,形成以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及其衍生产品、主食化系列食品为主,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完整的加工产业集群,马铃薯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现有定西宽粉加工企业20家,其中规上企业3家,建成宽粉加工生产线42条,年设计生产能力达9.8万吨。
聚焦品牌打造,构建马铃薯市场“营销链”。依托国家级定西马铃薯批发市场的平台作用,充分发挥定西马铃薯中国驰名商标和“甘味”“定西宽粉”等品牌优势,运用“互联网+”模式,建立京东特色馆和“羚羊鲜生”等电商平台,建成农村“淘宝”网店23家,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300多座城市1000多家超市、10000多家农贸市场设置销售专区专柜和代理店,应用B2C等“智慧农贸”模式,推进农产品共同配送中心建设,促进电商营销和直供直销等新型营销模式协调发展。目前,定西宽粉之“薯之梦”“陇上雪”等名优品牌,产品不仅销往天津、浙江等全国大中小城市,同时还出口美国、新加坡等国际市场,“定西马铃薯”品牌的国内影响力和市场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
(图文均为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开发办公室提供)
- 2024-09-03定西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老干部支部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2024-09-03让群众在“家门口”表达民意民主
- 2024-09-03甘肃安定:马铃薯产业何以贯通一二三产业
- 2024-09-03渭源:弘扬人民政协文化,讲实话建诤言真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