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40年:课堂比天高,学生比天大
前言
风从西北来。
最近,与兰大新闻相关的一些校友群,一改往日平静,变得异常活跃,甚至洋溢着一种“躁动”。
这是因为,有个大日子要到了——兰大新闻将迎来四十“生日”,要进入“不惑”之年。
大家频频谈起一个人——刘树田先生。
兰大新闻教育的发端、赓续,绕不开先生。
先生是兰大新闻系的主要创建者,也是著名新闻教育家。先生24岁来兰州,把一生奉献给大西北,奉献给了兰大新闻教育事业。先生2019年仙逝,身后留下激荡的人生故事,也像精神纽带一样,牢牢地,把兰大新闻学子凝聚在一起。
先生的故事,正是半部“兰大新闻”史,随着时代动荡沉浮,见证着、创造着“兰大新闻精神”。
1.兰大新闻的肇始
既是偶然,又是历史的必然。
1960年,刘树田从复旦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到兰州教新闻。从此刻起,他的人生轨迹,和兰大新闻的历史,就这样轻轻地耦合了。
▲著名新闻教育家刘树田先生(兰大新闻系的主要创建者)
“当时的基本情况是,越是重点学校的学生,填报志愿时越要选择到最边远、最艰苦的地方去,一般会选择去边疆。”刘树田说,当时的学生响应国家号召,都是一腔热血,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怀着这样的热情,大学毕业分配,他第一志愿填写的是去新疆,第二志愿是青海,第三志愿是甘肃。
分配结果出来,他被分配到了甘肃,兰州大学。
后来刘树田得知,当时被分去新疆的,都是身体非常好的同学。他身体算不上太好,所以被分配到了不是太边远的甘肃。
另一个事实是,当时的兰州大学,正需要他这样的新闻教学人才。
1959年,因为新闻宣传人才匮乏,各省积极创办红专学校、新闻夜大学,培养“红专人才”。
甘肃省将几所大学分拆整合,新成立了兰州艺术学院。这个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兰州大学中文系。
▲1959年兰州艺术学院(网络供图)
当年,兰州艺术学院文学系设立了新闻专业,招生40人。这是兰大新闻的肇始。
▲1959年,兰州艺术学院文学系设立了新闻专业,当年招生40人
开设新闻专业需要师资力量。人大新闻毕业的牛正武、复旦新闻毕业的唐少卿、甘肃日报社记者杜修文等,成为兰大新闻专业的第一批骨干教师。
次年,也就是1960年,从复旦新闻毕业的刘树田、蒋定国等,被分配到兰州。
从一开始,刘树田的教学便是理论和实践直接结合:他在学校教的是新闻理论,上课之余,兼职在甘肃日报做记者跑新闻。
那时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年困难时期”。甘肃自然条件差,饥荒情况尤其严峻。
▲60年代的本部大礼堂
虽然做着两份工作,刘树田还是时常挨饿。那时候基本见不到“馍”,他骑辆破自行车跑新闻前,先买四个洋芋蛋(土豆),但舍不得吃,得骑行到一定地点后,才敢吃一个。他回忆,与他同时分到兰大的同学是个大个子,饿到全身浮肿。
老师挨饿,学生也挨饿。新闻专业1959级的周德广回忆,当时大家饿到在课堂上坐不住,晚上饿得睡不着,喝酱油水。当年的40名同学,很多人因为生活实在困难,并没有能够完成学业。
1961年,兰州艺术学院新闻专业学生和老师,一起并入兰大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当时,这样的撤并是全国性的。
随同新闻专业的撤并,1961年,刘树田转到兰州大学中文系教书。开始的几年,中文系还保留着新闻课程,到新闻专业的学生都毕业后,他转教文论。
2.创办新闻系
时间到了1983年。这一年,对于中国新闻学教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一年的5月,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召开全国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讨论新闻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新闻教育改革问题。
当时有一个迫切的问题:新闻行业要恢复,要发展,但人才处于“饥荒”状态。
新闻座谈会前,1982年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调研显示,当时,新闻从业者不仅稀缺,而且不专业,经过专业训练的,占比也就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之间。
两部门预估,到20世纪末,全国新闻一线需要11万大学毕业生,其中新闻专业需要9万人。而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专业一共只培养了约5000多人。
“文革”十年,不只是全国的高等教育受到毁灭性打击,媒体行业的命运也一样。
数据显示,从1966年到1976年,全国的报纸由343种减到182种,最少的时候只有42种;有线广播的数量,则从2万以上到了不足两千。
“文革”结束后,此前被停刊的媒体纷纷复刊、复台,同时新的媒体不断创办,但专业人才稀缺。
1983年的全国新闻教育座谈会,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各大地区,至少应有一所高校设置新闻系。
全国高校复办和新办新闻专业,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掀起了一波高潮。
当时从地区教育布局的角度,教育部希望,在西北的高校中办一个新闻专业;而兰州大学和甘肃省非常积极,教育部便支持兰州大学复办新闻专业。
“从兰大新闻专业复办这件事看,甘肃省确实不保守。”刘树田曾回忆说,当时甘肃省是主动承诺支持兰大办新闻教育。
▲70年代的兰大本部图书馆
当时的甘肃省委组织部部长流萤、宣传部部长宋静存,都是老媒体人出身,都曾任职过甘肃日报社的社长。他们很重视新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兰大复办新闻专业的热情很高。
按照现在的说法,甘肃在当时可能是最早的“部校共建新闻学院”。
3.“丐帮帮主”
要复办新闻专业,师资是第一步。但,师资从哪里来?
兰大算有一定的人才储备。
当时,第一个被确定的人,是刚留校不久,正在中文系担任辅导员兼团总支书记的段京肃。他看到发展新闻教育的相关通知,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参与筹建工作。
▲段京肃教授(左一)
而另一位重要的专业人士,就是新闻科班出身、在中文系“蛰伏”了二十年的刘树田。他和在学校机关工作、也同样是新闻科班出身的牛振国、唐少卿等,组成了兰大新闻的创始班底。
但,这个班底,远远不够。
好在,当时甘肃日报、新华社甘肃分社,对兰大复办新闻都非常支持,提供了直接的人才支持。
甘肃日报社的张默等人,就在这个时期调到了兰大。张默时任甘肃日报新闻研究所所长,主编《新闻理论与实践》,既懂新闻业务,又了解新闻研究前沿。
兰州大学还从甘肃其他媒体单位引进人才。到最后,十几个人的教学班子搭了起来,而且都是名校新闻系出身。原本计划的复办新闻专业,“升级”为创建新闻系。
1984年兰大新闻系成立。9月3日,第一届学生入学。
▲1985年兰州高级新闻讲习班在兰州大学举办
最开始,学校任命张默和刘树田担任副系主任。次年,刘树田被任命为首任系党支部书记,后来,张默被任命为首任系主任。1987年初,张默离开兰州南下,刘树田兼任系主任。
对初生的新闻系而言,一切开始了,但又异常艰难——缺钱、缺人、缺设备。多年后,作为当时主要负责人的刘树田戏称自己当年是“丐帮帮主”:“我真是像讨饭一样的,到处去找人,找钱。”
他回忆,兰州大学当时对创办新闻系很重视,但无奈那时候学校太穷,新闻系第一年的经费,实际只有两万四千元。
“在后勤订做的桌子书架,主要靠老师和学生一起往楼上搬。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老师出钱请同学们吃一碗牛肉面,大家也就心满意足了。”
随着这样的桌椅搬入教室,兰大新闻系正式步入历史的舞台。
但也就在1984年,48岁的刘树田,不幸丧妻。
他的爱人姓何,和他一起就读于复旦大学,晚一年毕业,本已分配到北京,为追寻爱情,毅然改派兰州。
两人在兰州一起生活的时候,买个锅碗都费劲,条件极为艰苦。
爱人去世后,刘树田执着最初的誓言,一生未续弦。他把所有的心血,全部倾洒在了兰大新闻的教育事业上。
4.“西北老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国,国门初打开,一切是百废待兴的迫切,又是万物复苏的兴奋。
终于步入轨道的中国新闻教育,也在这样的激昂中前进。数据显示,1983年的教育座谈会后,十年中全国高校设立的新闻教育点从16个增加到了66个。
刘树田从一开始,便很重视师资建设,希望每个学科的带头人都是顶尖人才。
不过,兰州大学地处西北,地理条件差,待遇低,吸引人才并不容易。兰大新闻系的策略是“因地制宜”:一方面自己培养,一方面争取“外援”。
在1983到1984年间,段京肃、李文等去人大进修后,后来的几年中,李磊、林雪蓉等到社科院进修,戴元光、李惠民、孔祥军等到复旦进修,薛晓珑到北广读研。这些,都是梯队人才的建设。
“外援”方面有一个典型,是拉来甘肃日报的王天定。王天定1989年毕业于人大新闻系,在报社做过记者,后来做编辑。1993年起,他经常被刘树田请到学校去讲课,讲新闻编辑。他讲课,专业与实践结合,很受学生欢迎。
两年后,刘树田拉他正式“入伙”。当时学校能给的工资,与王天定在报社的收入比,几乎是腰斩。不过这不是他最大的顾虑,他当时最大的顾虑是没有宿舍。
王天定回忆,当时兰大老师们住宿条件很差,常常是两个副教授合住一套单元房,共用厨房和卫生间。刘树田让他放心,说“你的宿舍问题我来解决”。
后来,王天定领到了“宿舍”钥匙,他发现,其实是系主任办公室改的。
王天定在这间“宿舍”住了三年多,而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刘树田和时任副系主任段京肃没有自己的办公室。
“这在今天听来,像天方夜谭。”王天定说,就算在当时的兰大,系主任把自己的办公室腾出来给年轻老师当宿舍,“恐怕也是绝无仅有”。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时代变迁,当年支援大西北的一部分人才陆续离开。虽然也不时被东部高校“诱惑”,刘树田却始终没有离开。
他一辈子,都没离开兰州大学。退休后,刘树田住在兰州大学的旧家属楼里,一直操心和奔波着兰大新闻系的发展,包括硕士生、博士生点的建立。
在他的带领下,兰大新闻系发展为兰州大学的知名专业之一,在国内也被学界和业界广泛认可。学界一些老前辈给予的评价是:全国第五、西北老大。
▲2019年兰州大学新闻传播教育60周年纪念座谈会召开之际,学院成立战略发展咨询委员会,图为战略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与学院部分班子成员合影。(图中有童兵、郑保卫、戴元光、张昆、石义彬、雷跃捷、李本乾等学界前辈,还有段京肃、李文、张民华、林治波、冯诚、刘晓程等多任院长)
5.“学生不好,我们就没地位”
无论是与刘树田共事过的老师,还是他教过的学生,对他的记忆都是他对学生爱护又宽容。他经常说,老师要天然爱学生。
刘树田对学生宽容,鼓励创新,鼓励有想法的学生。很多故事像段子一样在兰大新闻学子中流传至今。
新闻系89级学生戚恒,上大学时个性十足。当时他用稿费买了辆摩托车,经常停在老师们的办公楼门口,十分拉风。
有老师批评说这个学生也太张扬了,刘树田则说,这个学生现在就能挣稿费,说明非常有能力,将来肯定有作为。
他不但不批评戚恒,还时不时往楼门口瞟一眼,帮着看摩托车。被刘树田“言中”,戚恒后来成为新华社著名摄影记者,为很多圈内人熟悉。
新闻系92级的刘灿国,大学期间新闻意识已很超前,他给自己印个人名片跑采访。
那时候宿舍没有电话,他在名片上留了系办值班电话。每当有人打电话,值班的老师便不得不跑到宿舍楼,大喊刘同学的名字。
被动替学生跑腿,有的老师有意见,刘树田则“一笑而过”。有次,他在教学楼的楼道遇到刘灿国,跟他说,“湖南孩子历来能开风气之先,你要好好干。”
多年后,“湖南孩子”刘灿国创办了传媒研究头部大号——传媒茶话会,并且在新闻界做了很多慈善项目,发起了首都记者援助项目、疫情报道者特别援助项目、夜班媒体人援助项目(三年发放援助金夜班总额达492.5万)等,在业界影响深远。
新闻系99级的张显峰,参加工作8年,就获得长江韬奋奖,创造了获奖者工龄最短纪录。2013年6月,张显峰回母校汇报交流。80岁的刘树田刚刚病愈,听闻后,执意要去看看。他就坐在讲台下,一直笑眯眯地听了两个小时。
▲兰大新闻院部分师生合影(从左往右依次为刘晓程、冯诚、张显峰、李惠民、许小平、韩亮、石萍)
“娃娃们有出息,我比什么都高兴。”中午,他不让学院安排,自己把张显峰带到“二热十字”吃了一顿“金城炒面王”(当地饭馆)。他用“娃娃们的最爱”犒赏“有出息的娃娃”,尽管他不曾给他上过课。
对学生的培养,刘树田从一开始就有很强的“产品意识”,而且很重视业内对“产品”的反馈。
“今年的实习已经结束,各新闻单位反映较好。即使在新闻淡季,发稿还不少。特别在湖南、湖北反映出奇得好,认为政治、业务都不错。济南反映也好。”这是1989年刘树田在教职工会议上的一次总结。
“学生就是你的产品,你的产品不行,你自然没地位,没影响。在这方面,我们的学生很争气,在外界口碑很好。”
6.“我们的学生,是中国新闻教育界性价比最好的产品”
新闻教学办得怎么样,最终看学生。
刘树田曾说:“我们的学生,是中国性价比最好的产品。”
他还说,“我们的学生不是最聪明的一群,但一定是最踏实的一群。”
兰大新闻系创办至今,四十年来,培养了大约6000名学生。许多兰大新闻学子,在新闻业界和学界,已成为骨干力量。
▲兰大新闻院2022届新闻本科毕业生合影
在业界,新华社出现了“兰大军团”,目前总社和各分社副局级以上骨干力量,兰大的毕业生有数十人。
在学界,同样涌现了“兰大军团”。以西安为例,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外国语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新闻院长,几乎清一色都是兰大新闻毕业生。这还不包括从兰大新闻离开的老师,学界有一种说法,如果这些老师集中在一起,完全可以支撑一个A类新闻传播学科。
在兰大新闻毕业生中,有现任央媒的掌门人、地市级市委书记、省市宣传部主官、地方文旅局掌门人、大央媒主要经营负责人、中央主要新闻网站掌门人、地方新闻单位掌门人等优秀人才。
知名战地记者中,有兰大新闻人;知名调查记者中,也不乏兰大新闻人;还有几十年如一日的环保生态拍摄者;更有不少自主创业譬如上市公司创始人,以及知名自媒体从业者。
基本功好、扎实、勤奋,尤其是忠诚度高,是很多人对兰大新闻毕业生的印象。
受兰大新闻毕业生的感染,不少跟兰大无关的新闻界同行,但凡前往兰州,一定会去兰州大学看看,他们说这是“朝圣”。
▲兰州大学本部校园
兰大新闻的学生“口碑好,质量高”,这离不开学生自己的努力。“兰州大学毕竟是全国重点,生源基础好。”曾在兰大新闻教书十年的王天定说,“兰大新闻的学生有个特点,学习主动,不等不靠。大家都知道应该做什么,能吃苦,肯努力。”
在92级学生刘灿国看来,兰大新闻的学生必须努力,因为是“生存所需”:东部的新闻重镇,人才济济,与别人比,你只能事倍功半,你必须拼搏。
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背水一战和绝地反击的精神。
另一方面,则是兰大新闻的教学。“我们在教学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把理论和理念的培养,贯穿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去,融化到学生的血液中去。这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无形的。”在2013年的一次访谈中,刘树田说。
学生,是他的“产品”,也是他的骄傲,是他的成就感所在。“我们老了,学生就体现着你的价值,”他说,“有学生问我的幸福指数,我就说,我的幸福指数就集中在儿女和你们身上。你们好了,我的幸福指数就提高了。”
7.课堂比天高,学生比天大
1997年12月,刘树田从新闻系的教职岗位上卸任。不过,他并未离开兰州,一直关注兰大新闻的发展。
▲刘树田与新闻学院部分师生的合影
“课堂比天高、学生比天大”,是刘树田秉持的教育理念,也是他对年轻老师经常提及的一句“口头禅”。
受刘树田的影响,兰大新闻涌现出来一批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的老师。
在兰大新闻院,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困难,找大穆”。学生口中的“大穆”,是兰大知名公共关系学者穆建刚。从2003年被聘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到2023年病逝,大穆的一生,是和学生融在一起的。
有学生在校园丢了钱,他假装“拾金不昧”,让人给娃把钱送去;有学生找他借钱,他直接从家里取钱赠与学生;有学生想创业,他给予上万元的启动资金支持;有学生失恋了心情很难过,他也会请学生吃饭,谈心开导……在学生眼里,他是永远值得信任和依赖的大穆;而在他眼里,这些学生永远是他的“娃娃”。
2009年,韩亮从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调任兰大新闻从教。刚入校不久,已退休多年的刘树田在校园里碰到他,说:“韩亮,你来了挺好,你就做个娃娃头。”韩亮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里。
为了上好课,韩亮经常跑到别的课堂外“偷听”授课经验。为了“点化学生”,韩亮连续多年持续推动独创性的“烛光课堂”,让学生在情感化的时空中,充分展示成长过程中的至暗与至亮,用平等对话方式交流、碰撞心声,以达到思政育人的积极效果。也还是韩亮,从2010年第一届“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活动”发起开始,一次不落地坚持带队指导直至退休,他成为很多学生新闻业务的启蒙者。
▲韩亮教授的“烛光课堂”
2021年12月,石萍老师获得第六届兰州大学“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荣誉称号,在广大校友中引起不小的“狂欢”。这是新闻学院第四位“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前三位分别是穆建刚、韩亮和王臻。
▲石萍(中间白色衣服)获得第六届兰州大学“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荣誉称号时与新闻院师生合影
石萍老师是比较特殊的一位。她17岁从新疆乌鲁木齐只身前往兰州读新闻,24岁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新闻系一干就是28年。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她说自己一直记得刘树田“西部办学太难了,你们要争气”的教诲,始终秉持“爱为教育之本”。和其他老师等一样,石萍也是诸多同学的业务恩师和心灵导师。
兰州大学萃英教授樊亚平一直将刘树田老师的“课堂比天高、学生比天大”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即便在罹患大病期间,他一边与病魔作战,一边不忘教学工作。他经常运用远程“遥控”方式,竭力为学生答疑解惑,始终做一个“严谨认真、心底无私、至公至诚”的人。
2024年,樊亚平的著作《中国新闻从业者职业心态史(1912-1949)》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是学院科研获奖的历史性突破。
▲樊亚平的著作《中国新闻从业者职业心态史(1912-1949)》
8.树田精神
2019年9月17日,兰大110周年校庆典礼隆重举行。任继周院士、刘树田教授等14位老教师被授予“兰州大学坚守·奋斗杰出贡献奖”。
但其时,刘树田已不能到场领奖,他已因病处于深度昏迷中。
4天后,享年83岁、在兰州工作了整整60年的刘树田溘然长逝。
一时间,兰大以及中国新闻教育界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悼念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严纯华校长第一时间前往吊唁;时任党委书记袁占亭第一时间从外地赶回兰州,把原本要在110周年校庆典礼上,颁给刘老师的“坚守·奋斗杰出贡献奖”,亲手奉献在刘老师灵前。
中国新闻教育界知名教授童兵、郑保卫、张昆、陈昌凤等纷纷发函致电,表达对刘树田老师的崇高敬意。
兰州华林山殡仪馆的追悼会上,数百名师生,包括不少从外地赶回兰州的校友,挤满灵堂。泪水,打湿了很多人的衣襟。追悼会结束后,不少师生,迟迟不愿散去。
刘树田教授走后,“树田精神”在兰大新闻校友间,乃至新闻教育界悄然传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树田精神”;淳朴敦厚,勤奋刻苦,也是“树田精神”……
2019年12月,兰大新闻校友在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下面成立了“树田基金”,用于支持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树田基金”以刘树田的名字命名,以此庚续刘树田教授对兰大新闻教育事业的关心。
▲兰大新闻校友代表刘灿国向“树田基金”捐款
2020年,教育部增列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兰大新闻院首届博士研究生招生面试
这个博士点,是几代兰大新闻人坚持不懈、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时代赋予兰大新闻人的历史机遇和使命担当。
在兰大榆中校区宏远楼C区一楼大厅,有个校友集体捐赠的鼎,鼎的基座刻有“至公至正,唯实唯新”八个大字,这八个字也是兰大新闻的院训。
作为院训,它和“树田精神”早已融为一体,像一束光,成为学院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2023年兰大新闻院教职工合影
资料参考:
《《院系巡礼——兰州大学新闻教育发展综述》,刘晓程
《从新闻学子到新闻教育开拓者 ——刘树田口述实录》,樊亚平 张颖
《学科30年嬗变之新闻学:从“分枝”成长为“大树”》 ,陈彬
《树犹在,田不荒:敬悼前辈学人刘树田教授》,王天定
《坚守的力量》,师英 陈鹏
《兰州大学校友纪实记忆:大师兄周德广传奇》,冯诚
作者:燕子宋
- 2024-08-22甘肃省高校新材料领域专利开放许可专场活动举行
- 2024-08-15泾川:早熟苹果抢“鲜”上市
- 2024-08-12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设立
- 2024-08-07山丹: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刷新“进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