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定西

喜迎药博会 | 积厚成势启新程 做强产业建高地——定西市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4-08-22 10:10 来源:定西融媒

图片

  定西自古就以“千年药乡”“天然药仓”著称,是全国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岷县、陇西县、渭源县分别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和中国“党参之乡”。

  近年来,定西市以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为目标,紧紧围绕构建“五大体系”,打造以全国中药材标准化绿色药源基地、全国中药原料药供应保障基地、国家中药材战略储备基地,西北中药材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全国中医药医养融合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等“三基地两中心一示范区”为支撑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重点实施“十大工程”,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全过程质量监管、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体系完整、功能互补、协同联动、运行高效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2023年,全产业链产值454亿元,占全省的56.2%。实现增加值58.36亿元,占全市GDP的9.7%。农民从中医药产业获得收入2345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9%。

  立足资源禀赋 发展“国字号”品牌产业

  抓种业强源头,持续夯实创建基础。推广“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地”的良种繁育模式,积极开展中药材道地品种提纯复壮、新品种引进选育、野生品种驯化、种质鉴定等系列研究,建成库容6万份的西部最大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甘肃库),已保存中药材种子129种4864份,以植物标本保存412种4300多份。2024年,建成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0.75万亩,其中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4.59万亩,种苗繁育基地16.16万亩。

图片

  陇西县通安驿镇中药材育苗基地

  抓规范建基地,持续扩大种植规模。积极推广GAP规范化种植,实施以创建百亩种子繁育基地、千亩种苗繁育基地、万亩绿色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为主要内容的中药材种植“百千万工程”,形成了岷县当归、陇西黄芪、渭源党参三个道地优势品种和通渭金银花特色品种种植带。中国中药、华润三九、北京同仁堂等大型中医药企业在我市建设高标准GAP药源基地。2024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24万亩,标准化种植率达84%,其中当归、党参、黄芪三大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5万亩、55万亩、62万亩,金银花栽培面积达到15万亩,黄芩面积12万亩,淫羊藿0.2万亩。

  抓项目育龙头,持续增强加工能力。甘肃广药白云山中药科技产业园建成,有序推进甘肃佛阁奇正藏药医药产业基地等项目。组织24户产地加工试点企业自建联建产地加工车间50个,带动26个乡镇67个行政村的27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36万户农户,共建共享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650亩,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24万亩。2023年,全市规上中医药加工企业完成产值75.75亿元,加工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0户。

  抓仓储促销售,持续完善流通体系。陇西首阳、陇西文峰、渭源渭水源、渭源会川和岷县当归城等5个中药材产地市场交易繁荣,全市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130万吨,仓储品种320多个,定西已发展成为西北大宗道地中药材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同时,创新中药材交易新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平台经济和线上交易,全市已有限额以上销售企业22户,批零销售企业36户,中药材网店2000余户。2023年,全市交易量突破145万吨、交易额270亿元。

  抓质量优标准,持续推进品牌建设。组建定西市中药质量检验检测评价联盟,牵头制定当归、党参、黄芪、甘草、红芪等五个品种29个规格的道地药材加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修订当归、党参、黄芪、红芪、甘草产地片(传统)质量标准和加工技术规范,发布白条党参等18个甘肃省中药材产地生产加工地方标准,甘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获得中国计量认定资质证书,并取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4家检验检测实验室获得中国计量认定资质证书。全市现有中医药高新技术企业12家,甘肃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9家,38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企业实施科技合作项目20余项,2024年登记中医药省市科技成果15项。已培育贞芪扶正系列、蒲地蓝消炎片等陇药大品种大品牌9个;中国驰名商标5件(岷县当归、陇西黄芪、渭源白条党参、甘肃扶正、岷县顺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岷县当归、陇西黄芪、陇西白条党参、渭源白条党参、漳县沙棘),培育“甘味”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3个。

图片

  中天药业制剂生产线

  抓节会促招商,持续增添发展动能。连续举办四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创新线上线下融合办会模式,建立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中医药新政策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的权威发布解读平台、全国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成果展示平台、中医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支撑平台、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平台“五大平台”,共签约项目171个,签约金额246.5亿元。特别是大力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先后引进国药集团、广药集团、九州通集团等中国企业500强和华润三九、天士力集团、康美药业、千金药业、红日药业、佛慈制药、奇正藏药等中国中药100强企业落户定西。2023年,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药博会、甘肃(定西)中医药产业国际招商洽谈会、京津冀·甘肃省定西市中医药产业招商推介洽谈会,累计签约中医药加工项目81个、143.8亿元,签订采购协议90个、43.92亿元,为产业发展持续增添新动能。

图片
图片

  融入发展新格局 做强产业建高地

  药材资源丰富。据统计,定西市现有各类中药材439种,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主要品种中,定西就有135种,占37.2%;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定西就有97种,占75%左右。近年来,累计引进新品种和野生品种234种、驯化成功185种,选育新品种15个。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0万亩以上,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面积20万亩以上,标准化种植率达84%,当归、党参、黄(红)芪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国的60%、20%和40%。全市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共56家,拥有药品批准文号达到338个,常年生产81个。

图片

  中医药组培

  支持政策完善。我市先后被确定为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市,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是唯一的国家级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定西市陇西县为永久性会址所在地。按照先行先试的原则,地产道地中药材当归、党参、黄芪先后被纳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国家药监局还批准甘肃开展大宗地产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试点,这些甘肃省在全国唯一的试点政策为推进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近年来,出台了《定西市工业中小微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定西市支持招商引资十条措施》等招商引资政策文件,企业成长政策环境优越。目前,全市正在以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为目标,加快打造全国中药材标准化绿色药源基地、中药原料药供应保障基地、中药材战略储备基地,西北中药材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中医药医养融合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等“三基地两中心一示范区”,构建标准化种植体系、精深化加工体系、专业化市场体系、一体化服务体系和国际化发展体系,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全过程质量监管、全生命周期服务。

图片

  一方配方颗粒生产线

  交易市场成熟。定西气候湿度小,干而不燥、凉而不阴,且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素有“天然药仓”之称,已初步形成了“南药北贮”的格局。中国中药集团、广药集团、天士力集团、康美药业等在我市建成现代仓储物流库。全市现有陇西首阳江能、康美西部中药城等5个大型中药材交易市场,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是商务部等8部委批准的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全市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130万吨、品种320多个,定西已初步发展成为西北大宗道地药材的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质量品质保障。研究制定了当归、党参、黄芪、甘草、红芪等五个品种29个规格92个等级的道地药材加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及《金银花加工技术规范》;制定了《当归栽培技术规程》《党参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等8项中药材地方标准;对全市大宗道地10余个中药材品种共71项国家、行业、甘肃省地方标准进行了整理汇总,编纂了《定西市中药材标准汇编》。成立定西市中药质量检验检测评价联盟,甘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获得CMA(中国计量认定资质证书)、取得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陇西奇正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检验检测实验室获得CMA(中国计量认定资质证书)。建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中药材质量全程追溯系统。

  品牌优势明显。陇西县、渭源县、岷县分别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委员会分别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党参之乡”“中国当归之乡”。全市现有中药方面注册商标310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5件(岷县当归、陇西黄芪、渭源白条党参、甘肃扶正、岷县顺和)。现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岷县当归、陇西黄芪、陇西白条党参、渭源白条党参、漳县沙棘),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3个(陇西黄芪、陇西白条党参、岷县当归),陇西县被原国家质监总局命名为“全国中药材(黄芪、党参)种植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岷县当归、渭源白条党参被评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局供稿

  (图片均为资料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