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央媒看甘肃

【甘快看·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贡井林场:一辈人一辈人地种 一座山一座山地栽

2024-07-30 09:45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 (记者 王小英)“当时来的时候,压根不敢想,眼前的山还能变绿。”站在山顶,望着远处的群山,贡井林场护林员王治胜说。但在这片土地上工作了三十年后,他们成功让荒山披绿。

  7月28日,“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贡井林场,看五代林场人如何让荒山染绿。

  贡井林场地处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北部山区,1959年,在贡井镇、夏官营镇、清水驿乡、韦营乡交界处,国有贡井林场成立了。65年来,五批林场人先后入山,3万多亩的荒山逐渐被绿荫覆盖,管辖范围、造林区域已拓展到309国道沿线乡村,管护总面积13.86万亩,林木覆盖率26.93%。

  三十年前找棵树乘凉都很难

  护林员王治胜

  1992年,23岁的王治胜接替父亲的工作,来到贡井林场成为一名林场人。但在来的路上,他越走越没信心。

  王治胜有自己的判断:当时他沿着崎岖的山路走了大半天,沿途找不到一棵可以乘凉的树,“没有大树算是什么林场?”

  沿途所见只是“开胃菜”,来到林场的生活条件,更让他没信心。墙面是黑的、点的是煤油灯、吃的水是用土窖储存的,用的时候还得过滤一下。

  但王治胜心态好,觉得来了就要好好干。

  在这样的条件下,前面几代林场人背上山载下的树苗显得弥足珍贵。王治胜的任务就是护林。当时,林场职工们栽种了不少柠条,这是一种耐寒耐旱的物种,对土质要求不高,适宜的光照和温度下,少则五六年,就能长到2米多高。

  随着柠条逐渐长成,新的问题开始出现。当地村民长期以放羊为生,柠条是羊喜欢啃食的植被之一。对于封山育林,周边的村民们不理解,作为护林员的王治胜,有时甚至会和村民发生冲突。等到了冬天,甚至还有人来砍树当柴火。

  “那时生活条件不好,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各有各的难处”,王治胜说。

  改树种 改栽种方式 独创“鱼鳞坑”

  2003年,贡井林场场长火彦君脱下军装,来到贡井林场,成为一名林场人。火彦君的家在榆中县和平镇,来林场之前,他以为贡井林场会有成片的森林,结果这里荒山居多。

  来到林场,他就面临一个难题:很多老一辈人种下的油松、白杨等逐渐枯萎,栽种方式亟需更新。

  大伙儿分析,此前的选种、栽种和养护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贡井林场平均海拔超过2200米,当地年平均降水量仅为28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560毫米,有些地方甚至超过2000毫米,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低于零下25摄氏度。

  针对北部山区荒山的土质、地形,他们采用“微创式”的造林模式,独创了一个个“鱼鳞坑”。职工们用铁锹在坡上挖出一个个长1.2米、宽70厘米、深30厘米的小坑,并保持30度坑面倾斜,一个“鱼鳞坑”大约能装100斤水。

  同时,“鱼鳞坑”里,苗木根部被一层薄膜覆盖。下雨时,雨水顺着树干流入坑内,薄膜既能减弱阳光照射,又能减缓水汽蒸发。“原来坑里的水分两天就干了,现在土壤能够在10天里保持湿润。”火彦君说。

  经过多年实践,林场探索栽种了侧柏、山杏、榆树、柠条、柽柳、山毛桃等树种,既丰富了植被种类,还减轻病虫害风险,林场内3万多亩荒山全部铺绿,榆中县其他10万多亩的黄土山上,也成功添绿。

  等一场雨来 一座山一座山地种下去

  山上的柠条已结了豆荚

  榆中县北部山区十年九旱,贡井林场种树,也是全靠天。

  到种树的季节,先上山挖好树坑,便等着老天赏脸,下场雨。

  只要一下雨,第二天就背着树苗上山种树,这是老林场人摸索出来的经验。老林场人管这叫“抢墒”,趁着土壤湿润时赶快播种。北部山区太缺水了,所以种树从来不浇水,全靠“抢墒”。

  每年从3月初到10月末,全是林场栽树的季节。林场会提前平整土地,然后等一场雨来。

  时至今日,依然如此。火彦君说,今年林场计划栽种7000亩,7月初的一场大雨,他们成功种植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正在等下一场雨的来临。”

  如今的贡井林场,因为经过五代林场人持续不断地播绿,改善了周边20公里范围的局部生态环境,成为榆中县最大的人工生态绿地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示范典型。

  关于未来,火彦君指着远处的山说:“我们就一座山一座山地种,慢慢来,总会变绿的。”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