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构建“四层覆盖”的生态治理体系 ——黄河流域山地丘陵沟壑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定西实践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仲夏时节,陇中大地千山一碧。在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响河村的响河梁登高远眺,侧柏、刺槐、柠条郁郁葱葱,随风摇曳,成片的梯田层层叠叠,焕发着蓬勃的生机。
“山是和尚头,沟里无水流,十年有九旱,岁岁人发愁。”很难想象,这片土地曾是荒山秃岭、不毛之地。
年近古稀的青岚山乡花岔村村民马进成指着身后漫山遍野一人多高的林子,高兴地说:“自从山上种了树,一切都变得好起来了。如今下了雨,水都存在了树窝窝里,再也不怕泥汤汤往山下淌了!”
这里是定西市安定区响河流域林草生态建设示范点。2005年,定西市在这里一次性完成“三北”、退耕还林工程11000亩,给这片接近80平方公里的山盖上一层厚厚的“绿被子”。靠着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林子,当地群众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定西市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会地带,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自然条件严酷、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全省范围内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日升月落,斗转星移。荒山变青山,干滩变绿洲。在这片“不适宜生存”的土地上,定西人蹚出了一条生态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生产高质高效、群众增收致富动力强劲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5.16%上升至12.19%,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9.75%。新修梯田782万亩,水土保持率提高到66.56%。
近年来,定西市以打造陇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为目标,深入推进“绿满陇中”行动,构建“四层覆盖”的生态治理体系——山顶造林绿化,提高植被覆盖度;山腰兴修梯田,提高水量蓄积度;山坡披“褂子”,减少水土流失量;山底建坝拦蓄,减少泥沙入河量……
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为这片土地带来别样的活力。
“以前每年1平方公里泥沙的侵蚀量平均值是5600吨,现在降到2000多吨。”安定区水土保持站工程股股长董俊天说,作为黄河支流花岔流域的一级支流,安定区关川河流域共有17座淤地坝,通过综合治理,泥沙量明显减少。
安定区已建成各类淤地坝工程173座、累计治理水土面积达3093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84.2%,每年的入黄泥沙量由原来的每平方公里5600多吨减少到目前的2000多吨,减轻了治理区水土流失,同时也为黄河流域治理水土作出了应有贡献。
时光不语,发展见证:
近十年来,定西市累计完成造林绿化373万亩,义务植树1.8亿株,森林覆盖率提升至12.19%,林地总面积达641.9万亩;
水土保持率提高到66.56%,市区再生水循环利用率达23.5%;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显著,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96%,水环境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83.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定西市统筹做好生态“加法”和经济“乘法”,积极培育发展林菌、林药、林菜、林畜(禽)、森林旅游、花卉等产业业态,生态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升到35.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定西市正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保护生态、涵养生态、改善生态,让“绿满陇中”的梦想照进现实,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2024-07-21【甘快看】甘肃没有海,但能产海鲜
- 2024-07-21【甘快看】“当归哥”的追梦路
- 2024-07-21第五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开幕 40场演出精彩纷呈
- 2024-07-21兰州首家流动退役军人服务站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