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兰州市榆中县因地制宜推动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2024-07-19 09:10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原标题:特色产业蓬勃兴旺 和美乡村物阜民丰

  榆中县因地制宜推动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蔬菜长势良好

  炎炎夏日,马啣山下野性十足的牦牛在青山叠翠的山林里悠然采食,南北两山膘肥体壮的猪羊在养殖棚里活蹦乱跳。放眼望去,整个榆中县三个廊道里,16万亩洋芋花开盛放山野,41.7万亩高原夏菜种收两忙,数10种中药材在田间努力汲取着养分……夏季的榆中,正奋力绘制特色产业蓬勃兴旺、和美乡村物阜民丰的崭新画卷。

  近年来,榆中县紧紧围绕中部川塬河谷、南部生态旅游、北部旱作区三个产业廊道,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因地制宜稳住粮食产量的同时,推动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通过多元化、特色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路径,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美好光景。

  产业兴旺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7月13日,记者在位于榆中县马坡乡河湾村的高寒山地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里看到,青翠的芹菜长势旺盛,当归工厂化种苗、百合种球良种繁育、食用菌生产及农产品有机标准化示范种植情况良好。“我们在推进特色产业过程中,注重优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推动绿色化标准化种植,做好不同种植模式之间的效益比较,做精做优中药材、高原夏菜等特色富民产业。”马坡乡副乡长、河湾村党支部书记潘晓峰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榆中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紧盯高原夏菜、百合、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通过扩规模、延链条、提品质等措施,打造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

  依托土地资源和渔业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保障供应”的思路,稳步推进养殖场提升改造、新品种引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全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达到550余家,畜禽养殖量达到253万头只。引进水花鱼种330万尾,引进南美白对虾60万尾,罗氏沼虾10万尾,每年繁殖兰州鲶鱼苗超过10万尾。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推动粮食生产向绿色、高效、优质、丰产目标迈进。

  物阜民丰 展现乡村振兴新成果

  榆中县较大的昼夜温差和肥沃丰盈的水土,让这座小城水果物产丰富。立足区位优势和独特的农业、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充分挖掘和拓展“好看、好吃、好玩”的都市现代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休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进入7月,榆中县高崖镇关门口村,一排排蓝莓和树莓灌木错落有致,果实累累;夏官营镇詹家营村的杏园里,金黄的杏子挂满枝头……游客们穿梭在树荫下,挑选着最熟最甜的果实,孩子们的笑声和采摘的欢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画。

  今年以来,跟进陇香源民俗文化村、老家·浪街旅游小镇等5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榆中县举办青城古镇民俗文化节、大地欢歌·“稻”梦栖云艺术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累计接待游客453.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和65%。通过外出推介加强与东部及其他地区商超渠道、餐饮供应链等平台的对接,截至目前,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农特产品销售额达9151万元,实现了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生态宜居 构建乡村振兴新环境

  生态环境对于产品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榆中县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以有机肥、绿色环保农药推广和绿色防控为重点,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方式”集成配套落地。

  大力实施粮改饲项目,采取“以收促种、先储后补、以养带种”的方式推动种植结构调整,引导种植青贮玉米、苜蓿、燕麦等饲草料作物,从而做强做大绿色循环、种养结合的现代畜牧业,全县粮改饲项目完成实施面积2万亩以上,收贮全株玉米等优质饲草6万吨以上。

  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田水利建设、河道治理等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等活动,提升农村绿化覆盖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如今的榆中县,“面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铺子”“油瓶子”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稳定;乡村风貌焕然一新、山清水秀、生态宜居;千家万户的日子过得安生服业、舒心踏实、越来越红火。(记者 杨贵智 通讯员 张永琰 张学江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