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甘肃省老兵巡回宣讲报告会走进革命老区庆阳

2024-07-10 11:41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中国甘肃网7月10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实习生 徐娜)近期,甘肃省老兵宣讲团走进革命老区庆阳市,举办了今年首场省级“老兵礼赞新时代、跟党奋进新征程”巡回宣讲报告会。

  报告会邀请来自武威、定西、陇南和庆阳的5名省老兵宣讲团成员,以老兵身份,从老兵视角,用老兵语言,讲述了他们在部队和地方的奋斗故事,展示了新时代陇原退役军人的良好精神风貌。

  来自武威市凉州区图书馆的馆员贺建军,1986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浴血奋战,荣立一等功,被评为战时二等甲级残疾军人。退役后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心用情服务读者100万余次,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先后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陇原最美退役军人”称号。他以《不同的战场、永远的初心》为主题,讲述了在战场英勇负伤,回到地方默默坚守平凡岗位的感人故事,生动展现了退伍不褪色、永远跟党走的军人本色。

  来自定西市刘鸿奎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刘鸿奎,1995年退役后投身乡村建设,带领乡亲们发展致富产业,先后荣获“甘肃好人”“中国好人”“陇原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他用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娓娓讲述从流浪少年到军营尖兵,再到退役后艰苦创业,成为群众致富带头人的奋斗故事,号召广大退役军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来自陇南的90后大学生退役军人董小亮,2016年大学毕业后放弃留校任教的优越条件,携笔从戎,先后参加执行“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等重大任务。2018年退役后投身家乡文化事业发展,自筹资金成立陇南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策划组织送文化进校园和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累计为群众书写捐赠书画作品、春联等1万多副。宣讲中,他用铿锵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无怨无悔,引来全场观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来自庆阳市西峰区南苑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朱存智,2002年退役后不改军人本色,凭借良好的医术和医德,扎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一线,当好社区群众的健康“守门人”,每天接诊量近百人,对群众的求助随叫随到,被亲切的称为“社区的120”。10多年来接诊4万人次,免费出诊1500多人次、做常规检查2万人次,为伤残病人和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免费诊疗近千次,2023年荣获“陇原最美退役军人”。他讲述了自己免费陪护患者转诊、免费上门诊救患者的动人故事,生动诠释了军人本色与医者仁心的崇高风尚。

  来自庆阳市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一等功臣张怀恩,1985年参加对越防御作战,不怕牺牲,英勇作战,荣立一等战功一次,二等战功一次,1987年4月被兰州军区政治部、共青团甘肃省委评为“双立功”先进个人,被十四集团军授予“阵地模范干部”,带领的尖刀排被记集体一等功,所在连队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四连”荣誉称号。他讲述了战场上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回忆了3名战友牺牲时的英雄壮举,在场观众潸然泪下,对老兵及他的战友们肃然起敬。

  整个宣讲报告会创新采取“讲故事、唱红歌、读经典、送吉祥”的流程进行,有效增强了宣讲感染力。

  一支悲壮的舞蹈《祁连红云》拉开报告会序幕。群舞《大河之子》和独唱《我爱你中国》,是新时代青年对伟大祖国的深情赞美和对红色基因的永续传承。经典诵读环节,由庆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职工自编自演的情景剧,演绎了共产党人、抗日英雄赵一曼留给孩子的遗书,再现了革命先烈在民族大义、骨肉亲情、信仰追求中的艰难抉择和忠诚担当,让现场观众深受感动。

  宣讲结束时,在《退役军人之歌》激昂的旋律中,宣讲团成员向现场学生赠送了董小亮手书的寄语和部分退役军人赞助提供的庆阳香包,将老兵祝福送给现场观众,将老兵精神传递到青年一代。

  宣讲报告会组织驻庆部队部分官兵,退役军人、公安民警代表和市县部分机关单位、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干部职工,以及陇东学院师生共1200多人参加。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此次报告会为契机,发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自觉向优秀退役军人学习,赓续革命薪火,勇担时代重任,努力为庆阳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再立新功。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进一步深化“老兵永远跟党走——老兵宣讲”品牌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今年,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出台了具体措施,紧紧围绕弘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目标,持续在凝心聚魂、感召激励、强化国防、推动发展上下功夫,力争把宣讲实践活动打造为队伍强、形式活、氛围浓、影响大的新时代退役军人群众性思想教育品牌。

  截至目前,全省各级组建“老兵宣讲团”107支,选聘宣讲团成员1200多名,开展“六进”宣讲活动近2000场次,受众已超50万人次。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