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 向绿而行 依绿而兴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刘树军
每天清晨,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榆河村护林员王义带上小喇叭、铁锹、扫把等简易装备,骑上摩托车开启一天的巡林生活,巡查是否有林区放牧、破坏林木等情况,及时清理道路两侧及护林点周围的垃圾。
这是安定区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安定区坚持“三绿”并举,做深做实林长制工作,形成了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合力推进的治理新格局,林长制工作连续两年获国家林长制激励通报表扬。
自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安定区制定出台林长会议、信息公开、部门协作、工作督查、司法协作、考核评价等六项制度,落实“四单一函”工作机制,构建“林长+警长+检察长+义务监督员”林草执法体系,建成“林长+数智管理”信息平台,常态化开展打击毁林毁草及入林放牧专项行动,开展有害生物防治、森林植物检疫、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等活动。
目前,全区共设立区级总林长2名,林长15名,乡村两级林长1183名,选聘护林员2372名,划定“区、乡、村、护林员”四级责任区域2275个,形成“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工作格局。
夏日的安定,山梁沟峁间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林长制的实施开启了当地圆梦绿色新征程。
安定区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衔接落实资金8680万元,完成造林2.1万亩,打造了“福州林”“青岛林”等一批精品示范工程,“福州林”入选“联合国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将城区面山划定包干到306个驻地单位,打造7.3万亩城区面山生态功能区,提升城市颜值;
每年组织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四旁”义务植树230万株以上,形成了全员参与的造林绿化新格局;
“十四五”期间,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累计投资2.79亿元,造林29.08万亩,打造了凤翔镇丰禾、巉口镇观音咀等8个万亩以上整流域生态林。
在“林长制”的驱动下,安定区向绿而行,形成以林药、林禽、林蜂、森林康养等为基础的多元林业产业,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在安定区青岚山乡上坪村,近年新打造的集旅游观光、休闲林业、研学教育为一体的青岚田园综合体,已成为市民假日旅游休闲打卡地。
这里由海旺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共流转林地3000亩,栽植各类苗木20余万株,带动当地20余户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户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
截至目前,安定区通过“党建引领+主体带动+群众参与”模式,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144家,累计流转林地3.8万亩,实现林权流转金额380万元,极大地提升了林业产业组织化程度。
安定区正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契机,强化林草资源管护,开启林业建设新征程,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安定,构筑陇中地区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 2024-07-10地道“靖远味”走俏兰洽会
- 2024-07-10第三十届兰洽会平川区签约项目15个 签约金额107.88亿元
- 2024-07-10白银市白银城区中心街变身“新晋网红”
- 2024-07-10白银市会宁县夯实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