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永远飘扬在太行山上——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赴红旗渠考察学习
作者:张富奎
“大山如碑,长渠如歌”!
6月20日,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一行在李沛文会长的带领下赴河南林州红旗渠考察学习,一行人认真听取了红旗渠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并在红旗渠分水闸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深感林州人民修红旗渠的不易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伟大。
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市林州市,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全长1500公里、参与修建人数近10万、耗时近10年的伟大工程,是“新中国奇迹”,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俯瞰中原大地,一条蜿蜒盘旋于太行山间的“人工天河”穿行其中,立于万仞壁立的太行山上,渠水从中奔流不息流向远方,源源不断的滋润着2046平方公里的土地,而这条生命之渠其背后所展现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探索与思考。
在明朝年间至新中国成立前共514个春秋,林县(今林州市)就发生大旱等多种自然灾害100多次,素有“十年九旱”,“水贵如油”之称。大旱连年,河干井涸,颗粒无收,林县(今林州市)附近水源有限,大面积灌溉问题无法解决,水库无水见了底,山村群众们又要远道取水,个个苦不堪言。干旱缺水一直以来是林县人民的一大难题,建一条“生命之渠”刻不容缓,要让村民生活有保障,要让家家户户有粮食吃,有水喝。1959年,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发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专门研究“引漳入林”工程建设,明确红旗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林县百姓纷纷报名,投入到这场浩大的工程建设中去。可是又该如何建?用什么办法去建?时临三年自然灾害,进行建设的群众粮食又该如何解决?还未开始整体建设,许多问题就接踵而至。没有开凿工具去帮助击碎坚硬的岩壁,那就烧岩石、用锤砸;没有大型仪器搬卸石块,那就用肩扛、用担挑;没有足够的粮食进行充饥,那就吃野菜;没有地方休息,那就薅把茅草当铺草。什么办法都想过,林县人民就是没有想过放弃。要为林县(今林州市)引入足够多的水,那么这条渠也要足够长。削平山头,凿穿隧洞。数九寒天,面对比铁还硬的岩石,匍匐着身子,崩裂的虎口上渗出了血,一锤又一锤,一担又一担,一座又一座,铿锵的锤声在山坳里一次次响起。红旗渠开凿了211个隧洞。修建过程中先后有81位党员干部和群众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年纪最大的63岁,年纪最小的仅有17岁。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当年人们开工时所喊的号子,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从高空中进行俯瞰,一条蜿蜒曲折的渠水围绕着太行山缓缓流淌,荒山绿了,荒坡绿了,荒沟绿了,村庄绿了,乡亲们富了,沿渠而下的涓涓细流在此之后的五十余年里,滋养着林县数十万百姓。如今的林县(今林州市)早已摆脱河井干涸的现象。老一代先辈的奋斗精神流淌在蜿蜒的红旗渠里绵绵不绝,成为林县人民特有的精神财富。
2022年10月28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在参观红旗渠后说道“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红旗渠精神永在!” 渠水奔流,精神永在。老一代的红旗渠人,通过自己的顽强拼搏,于深山之中开拓出一条生命之渠。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不畏艰难,砥砺奋进。甘肃延安精神研究会考察学习组一行,纷纷谈体会,表示在新的时代我们一定要继续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继续发扬。要用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助力,继续照亮我们的奋进之路。
十年凿一渠,
世界八大奇。
林县好儿女,
个个是大禹。
十万人参与,
建渠过千里。
穿石过绝壁,
太行托渠起。
愚公移山志,
林州換天地。
从此不缺水,
粮丰人民喜。
今见红旗渠,
我为杨贵祭。
奋斗主旋律,
旗帜高高举。
- 2024-06-27“觚”作为酒器,为什么会让孔子发出感叹?
- 2024-06-27《岳阳楼记》的诞生,竟与甘肃泾川有关连
- 2024-06-26甘肃省三部作品入围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
- 2024-06-26汉代《医药简牍》我国最早的医药原始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