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万千气象看甘肃 | 庆阳环县:“三羊开泰”促振兴 千家万户发羊财

2024-06-20 21:31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现在养了80多只羊,有40多只母羊,一年出栏100只左右,除去饲料等成本,净赚5万多元……”庆阳市环县曲子镇西沟村村民赵彩莲如是说。

  6月20日下午,“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甘肃行活动来到环县曲子镇,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网络名人和媒体记者走进西沟村,访农户、看产业,全面了解环县大力发展羊产业给农民群众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环县,处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牧交错带,是甘肃省传统的半农半牧县、草牧业生产大县。全县有耕地389.64万亩,常年稳定种植玉米、高粱、豆类等秸秆作物200万亩以上,有天然牧草地760万亩,紫花苜蓿留存面积120万亩,草场内生长有地椒、麻黄等中草药及各类杂草100余种,牧草资源丰富,发展羊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以前,我们是散养,多的一二十只,少的三五只。”赵彩莲说,脱贫攻坚时期,在村委会的号召下,加入了养殖合作社,修建了可容纳200只羊的标准化养殖厂,由村集体办的饲料厂统一供料,开启了“傻瓜”式养殖道路。

  “以前不敢多养,是因为不会养,没技术也没饲料。后来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种植紫花苜蓿、帮助销售出栏羊,我们就敢大胆地养了。”赵彩莲说。

  如今,西沟村的675户村民全部加入了草产业合作社,351户养殖户全部按就近原则加入7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产业关联。

  截止2023年底,西沟村羊只饲养量达到了7万只,户均养羊100只以上。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0元,其中来自于草羊产业收入16100元。而且,全村还实现了超70%以上的梯田种草、70%以上的在家农户养羊、70%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自于草羊业的三个超70%目标。

  而放眼环县,8万余农户有4万多户养羊,2023年全县羊只饲养量达到了369万余只,肉羊产业产值达60亿元,养羊农户人均来自羊产业的收入达8000元。

  环县畜牧兽医局党组书记曹志鹏介绍,近年来,环县坚持把发展草羊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之举,按照引育推广肉用羊、进口纯繁奶山羊、提纯复壮黑山羊“三羊开泰”的产业体系,走出了“引育繁推一体化、种养加销一条龙”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高质量发展路子。

  在羊产业发展中,环县始终坚定草羊产业主导地位不动摇,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全面构建了党政、研、企、社、村、户、服“七位一体”产业联合体,促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推动草羊业走好“致富路”。

  同时,坚持好地种好草、好草配好料、好料养好羊、好羊出好品、好品卖好价的“五好标准”,实施种养加销各环节全面升级,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畅通循环链,共享利益链。

  此外,完善标准化党建引领、多元化金融支持、知识化团队养殖、立体化风险保障、专业化疾病防控的“五化保障”体系,全方位部署推进羊产业发展。

  环县,已成为全国63个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中两个羊产业县之一,也是全国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

  曹志鹏表示,下一步,环县将继续坚定不移走草羊产业富民之路,进一步健全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广“五级二元”现代羊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全产业链延伸提质、全价值链巩固提升、全循环链畅通提效。

  同时,确保到“十四五”末,全县羊只饲养量突破500万只,羊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品牌价值达100亿元,养羊农户人均来自羊产业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环县羊产业进入全国羊业十强县,实现“羊业兴、百姓富,就业稳、人心顺,生态优、农村美”的“中国羊谷 善美环州”。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