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崇信:高原夏菜喜获丰收 群众踏上“蔬”富路

2024-06-19 16:51 来源:中国甘肃网

  仲夏时节,各类蔬菜迎来成熟收获期,进入了采收旺季,随着一批又一批高原夏菜向外输出,老百姓的钱袋子也是越来越鼓。

  6月12日,走进锦屏镇平头沟村设施蔬菜基地的日光温室,一片翡翠映入眼帘,一排排豆角架上挂满了嫩绿的豆角,工人们正在忙碌采摘,不一会儿一袋子豆角就装满了。与此同时,隔壁温室里的西葫芦也长势喜人,一片丰收的景象,锦屏镇平头沟村党支部书记梁永锋喜笑颜开。

  “锦屏镇平头沟村设施蔬菜基地共计投资800万元,建成有日光温室69座,生产用房110平米,通过发布招募令引进湖北、白银客商入住,种植有崇信甜瓜、豆角、西葫芦等名优果蔬,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务工,实现了集体增收、农民增富。”锦屏镇平头沟村党支部书记梁永锋说道。

  蔬菜产业的发展,也为群众带来了受益。李巧玲是附近的村民,常年在家种地,经济收入单一,自从蔬菜基地建成,她开始在基地里务工,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

  “平头沟蔬菜基地建成后,我既有活干,也能照顾上家,一月挣过2000多到3000元,我觉得特别好。”锦屏镇平头沟村民李巧玲说道。

  据了解,平头沟村设施蔬菜基地是镇村两级立足村情实际,盘活闲置资源打造的集蔬菜种植、果蔬采摘、花卉培育于一体的现代化设施蔬菜产业基地。在发展中,积极探索推行“村集体+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将69座日光温室及基础设施进行折资量化入股,村集体每年可实现分红收益30万元,带动周边100余名群众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同时,在锦屏镇枣林村食用菌种植基地,一阵蘑菇的清香扑面而来,循着香气走进蘑菇大棚,里面摆满了各种菌棒和栽培木桩,猴头菇、花菇、平菇等食用菌圆润饱满,香味宜人。

  杨虎生是食用菌种植基地的负责人,这是他种植菌菇的第16个年头,每天他都在菌架间来回穿梭,从基质培育到上架每一道工序他都亲力亲为,丰富的种植经验和勤劳品质让基地从单一的菌菇种植到菌棒生产再到菌菇深加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企业也不断的发展壮大。

  “目前,园区菌类种植大棚一共有86座,其中养菌大棚26座,夏菇种植棚60座。大面积种植的还是香菇,产量稳定、价格稳定,基本都是订单式销售,每年定时送往西安食用菌市场,今年种植的香菇主要是七河一号和七河九号。每一个棒子可以结出5茬菇,每一茬菇产量在3两左右,每年固定销售额在500万左右。基地每年雇佣工人40人左右,常年累计零散工5000多次,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锦屏镇枣林村食用菌基地负责人杨虎生说道。

  崇信县设施蔬菜产业链按照“扩规模、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的发展思路,以汭河、黑河川区适宜区全覆盖为目标,聚焦项目建设、精品培育、多元投资等有力措施,加快提升单品规模化、种植园区化、技术集成化、品牌自主化、加工精细化,全力推动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张文霞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