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简牍探中华》:全景展现两千年前的边塞往事

2024-06-17 11:39 来源:中国甘肃网

  《塞上烽火品约》甘肃简牍博馆藏

  甘肃简牍博物馆 蔡金媛

  随着《简牍探中华》的播出,节目以实地探寻、实景戏剧与文化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将数万枚汉简带入大众的视野,而居延汉简这一文化瑰宝也呈现在大众眼前。尘封千年的汉塞边关全景式地重现在大家眼前。随着热度飙升,历史典籍里的历史人物与居延汉简讲述的边塞往事已然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居延汉简里记载了哪些不为我们所不知道的历史故事,为什么居延汉简能够在《简牍探中华》节目中脱颖而出,请大家听我细细道来。

  居延汉简的历史地位

  甘肃素有“汉简之乡”之称,自20世纪初迄今在甘肃地区先后出土了6万多枚汉简,其中居延汉简就有3万多枚,占了甘肃出土汉简的半壁江山。片片汉简得以保存至今得益于河西干燥的气候条件和大漠戈壁盐碱地质环境。

  20世纪30年代万余枚居延汉简一经发现便轰动了国内外学术界,这是自20世纪初在甘肃发现敦煌汉简以来又一桩简牍学的重大发现。正因如此我们今天把殷墟甲骨文、敦煌藏经洞文书、敦煌和居延汉简、故宫明清档案称为近代以来文献的四大发现。和敦煌学成为国际显学一样,包括敦煌汉简和居延汉简在内的甘肃汉简一经出土,简牍学就是一门国际显学。甘肃汉简在简牍的发现和研究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甘肃不仅是近代以来最早发现汉简的地方,也是百年来出土简牍最多的地方之一。

  居延边塞自西汉武帝后期即开始营建,西汉王朝在弱水流经的居延地区修筑了数百公里的长城烽燧,控扼南北通道。古弱水即今天的黑河(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额济纳旗境内称额济纳河)。汉代居延位于弱水中下游地区,即今甘肃省金塔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所辖地区。汉代的居延地区绿洲遍布、植被丰茂、渔业发达,养殖业兴盛。数万枚珍贵的居延汉简就出土于居延边塞的烽隧亭鄣遗址。近百年来居延地区出土了3万余枚汉代简牍。具体出土地点有30处左右,大都是长城烽燧、城鄣、关卡遗址。

  居延汉简——“边塞生活的百科全书”

  居延汉简的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是汉代边塞的“百科全书”。数万枚居延汉简记载两千年前生活在河西边塞的人们的屯戍劳作、巡视天田、砍伐茭草、畜牧马牛、耕种田地;记录了居延地区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诸如捕鱼卖鱼、采摘野菜、借钱借粮、编织衣鞋、社腊之祭、司法纠纷、借贷契约。居延汉简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阅读它就像是徐徐展开了一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汉塞边关的绚丽画卷。我馆珍藏文物《候粟君所责寇恩册》1974年8月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第22号房址内。该简册为木质简牍,共36枚。这是一份完整的司法爰书,其中包含的不只有民事纠纷的处理方式、上报审批流程,“当为候粟君载鱼之觻得卖”,“甲渠令史華商、尉史周育當為候粟君載魚之觻得賣”更是记录了普通人如何以工作换取报酬。他们也称得上是最早的“打工人”了。

  御敌治边的汉代边塞“打工人”

  说到居延边塞的防御体系,就不得不提天田制度。天田是分布于汉塞外侧,用以侦察敌人足迹的一种设施。天田的布设方式是将汉塞外侧地面上的杂草、树木等铲去,再把地表铲平铺上沙土后刮平,使天田的地表平整疏松,天田有一定的宽度,足以保证人、马、骆驼等经过会留下足迹。烽燧需每天派人巡视天田,同时会将巡察结果记录下来,这项日常戍务汉简中称“日迹”。上自候长、候史,下至戍卒,都要轮流巡视天田。戍卒可根据足迹判断是否有外敌入侵、人员经过。若发现有人马穿越塞天田,巡视者就会及时上报,官府进行追捕。

  戍卒巡视天田的凭证叫“日迹梼”,四面长方体,下端插一根木棍,四面。

  迹梼 甘肃简牍博物馆

  巡视天田的人拿在手上沿着天田巡视,然后与对面的巡视人会合后交换各自的日迹梼,这种“打卡”方式让巡视者偷不成懒。由此可见,汉代“上班”就有了防止摸鱼的措施,古人的智慧可见一斑。

  戍卒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日常事务繁杂,除常规的候望烽火、巡视天田等日常工作外,戍卒还要从事大量的非候朢类的劳作,如修筑烽隧亭障、制作土墼、维修粉刷堠楼亭坞、割伐茭草芦苇、伐薪烧炭、炊养、管理菜园、拾取马粪狗屎、有能者还要织鞋履席筵、编织苇器、木材加工等等省作。我馆收藏了许多汉代人类工作用具文物,诸如渔网、蓑衣、麻鞋、积薪、粮食种子、风干肉、黄羊套等。边塞生活虽苦不堪言,可是古人却以自己的智慧战胜了恶劣环境,改造了恶劣环境,其坚韧不移的精神值得后世学习。

  数万枚居延汉简记载了屯戍吏卒们的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举凡衣、食、住、行无一不备,这些日常的琐碎记录让历史变得如此具体而鲜活,正是这片片简牍的记载才拉进了我们和古人的距离,带我们穿越千年一观这段历史。在简上仿佛看到戍卒们的衣着举止若隐若现。不仅如此,居延汉简中为数较多的还有书信往来,每一册家书无论是抒发情感还是记录边塞生活困苦,细细品读不免令人惻怀。

  居延来信中的儿女情长

  抚简阅读一封封遗失在居延汉塞的尺牍书信,字里行间满是古人对亲朋的万千牵挂和祝福,“善毋恙”“甚苦官事”“春时不和“”愿近衣进酒食”,纸短情长,真可谓“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目光所及皆是思念与祝福。在居延来信中也让我们了解了戍边吏卒们生活的不易和艰辛苦,有元敞向子惠借裤子的尴尬无奈,有“野遠爲吏,死生恐不相見”的断肠决别,有“父病愿乞骸骨”的思归心切。阅读两千年前戍边吏卒们的一封封家书,让我们与古人在简牍中心领与神会,历史的温度也因为这些简书而热切鲜活。

  此时正值两汉之交,中原内地战火纷飞,然而在窦融的治理之下河西边地保持了难得的安宁,这些在居延汉简里都有所记载和反映。窦融保据河西期间在加强边郡塞防管理的同时,大力发展生产,促进民族交流,反对地方割据势力,极力维护国家统一,在甘肃简牍博物馆珍藏有窦融任河西五郡大将军时打击地方豪强,保障居延少数民族权益的“四时言”的通告简文,另一封书信尺牍中也记录了窦融遣使期与光武帝刘秀接洽归附,统一国土之事。

  伴随简牍出土屯戍文物也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居延边塞的日常生活和繁杂劳作,小到一粒粮食、一块风干肉、一颗大蒜,大到一件铁铧、一件木器……为我们讲述着两千年前汉塞边关的人间烟火气。

  正是有了万千边塞人们的任劳任怨的艰苦付出,才有了汉王朝边疆的安宁、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民族的融合。如果要问甘肃汉简何以成为重头,那是因为数万枚汉简中记载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赏罚分明的管理措施、充满人文关怀的将军行塞与使者劳边举措、候望烽火举烽示警的一份担当与付出、一封封饱含边关风霜的书信……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