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静宁:做强牛产业拓宽“牛路子”

2024-06-17 16:21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年来,静宁县抢抓全省打造陇东百万头特色红牛产业带重大机遇,按照企业带动、行政推动、政策鼓动、市场牵动、科技驱动“五动”模式,突出平凉红牛育种群选育和保护,以昊康牧业、雄康牧业为龙头带动,有效挖掘饲草资源,不断壮大基地规模,擦亮打响平凉红牛静宁企业品牌,着力打造平凉红牛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提升全县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质量效益,拓宽了群众的增收路。

  全力以赴抓招引、建项目。静宁县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大力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和“归雁工程”,主动走出去“敲门”招商,靶向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龙头企业。2024年谋划产业链项目14项7.4亿元,年内完成投资5.1亿元。

  目前,肉牛养殖示范村改造提升及威戎李沟、曹务张屲2个千头肉牛养殖基地正在加快建设。静宁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二期工程、锡航农业界石铺镇万头肉牛养殖基地二期工程正在规划设计。畜牧业农业机械购置等3个项目已完成前期规划。20万亩优质饲草种植基地任务全部落实到位。畜牧业农业机械购置正在供货。静宁县齐汇清真熟肉制品项目、改建静宁活牛交易市场、昊康三期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不遗余力扩增量、促规模,该县继续实施平凉红牛“万千百十”养殖示范基地创建,在持续巩固界石铺、原安、灵芝、甘沟4个万头养牛强镇的基础上,争创古城镇万头养牛强镇建设。创建甘沟杨咀等标准化养牛示范村12个,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新(扩)建界石铺崔岔等千头肉牛养殖场(小区)8个。从饲草种植、加工、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各方面进一步巩固提升界石铺崔岔、原安程义养殖标准化示范村。积极推行良舍、良种、良料、良医、良法“五良”配套技术,依托省级畜牧良种补贴,采购优质肉牛冻精5万支,完成肉牛冻配改良6万胎次以上。力争到2024年底,全县牛饲养量达到20万头,出栏9万头,牛产业全链产值达到28亿元。目前,肉牛产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一季度末,全县牛存栏量达到11.3万头,出栏1.7万头,实现全链产值5.9亿元。

  多措并举优服务、强保障,静宁县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确保牛产业健康发展,目前,牛的免疫密度达到100%,累计发放消毒药80箱,消毒面积达69万平方米。集约高效用好土地资源,鼓励盘活闲置养牛小区、旧桩基等开展养牛,强化用地服务保障。深化政银企交流合作,继续推行信用免担保、活畜抵押贷等肉牛产业贷款,目前已落实政策性牛产业贷款9000万元。充分发挥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及肉牛科技支撑专家站的人才、技术、信息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基础技能和专项技能培训,培训养殖场(户)1.2万人(次),目前,已开展疫病防治、畜禽科学养殖关键技术培训4000人(次)。指导平凉红牛粤港澳市场中转基地规范运营,巩固扩大平凉红牛粤港澳市场。

  通讯员 李芳艳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