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临夏

老池塘派上新用场——东乡县董岭乡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见闻

2024-06-17 09:55 来源:中国甘肃网-民族日报

  原标题:老池塘派上新用场——东乡县董岭乡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见闻

  本报记者 赵怀斌 麻红梅

  董岭乡是东乡县最干旱的乡镇之一。长期以来,持续干旱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过去,一遇到旱情,群众的脸上就挂满了愁容。

  近日,记者来到该乡董家沟村张马家社,映入眼帘的老池塘里满满一汪碧水,池塘边的群众喜笑颜开。“昨晚,那么小的一场雨,池塘就满了。”“有干旱,这就是庄稼的救命水……”尚有素等老人高兴地说。

  记者看到,祁文锋、马秀花和马明才等州、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农技人员与群众一起,将池塘里的水用管道引入下面的过滤池,再注入软体水窖。祁文锋兴奋地介绍说:“这次下雨,我们通过这个老池塘,贮下大约100立方米雨水,等旱情发生时就会派上大用场。平时也可以按照农作物不同时期的生长需求,进行施肥灌溉以提高产量。”

  水窖下方是几百亩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示范田,一条条黑色的滴灌管道匍匐在马铃薯田地里。记者了解到,这个水窖一次性能贮存500多立方米雨水,可解决100多亩马铃薯田的灌溉问题。目前,全州山旱地推广膜下滴灌1050亩,每亩成本投入不足100元,却增产400多公斤、增收400多元,增收效益显著。

  据了解,老池塘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当时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修建而成。随着时代的变迁,水塘渐渐废弃,成了污水池、垃圾点,如今在农技人员的慧眼下,变成了助农增收、抗旱的“金水塘”。

  去年,州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发现这个池塘位于50多户群众住房边,下面有300多亩耕地,认为可以在此推广集雨灌溉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于是,技术人员向东乡县农业农村局建议,经多次考察勘测,利用水塘建起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工程,当年马铃薯增产明显。

  马铃薯膜下滴灌是切实解决我州干旱山区农业增产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干旱山区,像这样的池塘还有很多。老池塘的利用不仅增加了农民种植效益、减少了成本,还美化了环境。

  期待更多老池塘焕发青春,派上新用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