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如意甘肃·多彩非遗】“霓裳羽衣”舞芳华——庆阳剪纸服饰秀写意

2024-06-12 09:20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祥龙献瑞”剪纸纹样 惠富君

  “抓髻娃娃”剪纸纹样 祁秀梅

  身着庆阳云领子的姑娘 资料图

  牡丹花头饰 杜雨林

  “剪云裳”“青花瓷”系列作品 赵彩霞

  “凤戏牡丹”长裙 贺 杰

  “剪云裳”作品展示 赵彩霞

  □ 李建荣

  从庆阳到天水,从天水到西安大唐芙蓉园,再现身兰州中山桥,亮相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拖裙甩袖,一场场庆阳剪纸服饰秀恬静、秀丽,焕发着青春的朝气,尽情展示着甘肃剪纸艺术的绮丽风采。在模特的婀娜移步里,一举手,一投足,都深情款款地表现出剪纸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歌颂。正如白居易在《霓裳羽衣舞歌》中赞美的“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庆阳剪纸服饰秀莫不是这“霓裳舞”?

  庆阳市镇原县文化馆负责庆阳剪纸非遗传承活动的组织、培训,是庆阳剪纸非遗保护责任单位。该馆馆长常燕找到了一个展现甘肃剪纸的独特形式。她带领职工和传承人,发挥剪纸传承人的剪艺特长,设计制作了具有甘肃庆阳剪纸风格的剪纸长裙,以红布代替红纸,改裙摆为拖曳长裙,突出服饰的青春、喜庆、时尚气息,凸显剪纸图案的文雅浪漫风格,无疑是一个艺术传承、审美教育、非遗创新的典型案例。

  创意:传统时尚巧融合

  庆阳剪纸服饰秀灵感来自哪里?是灵机一动,还是厚积薄发?

  21世纪初,庆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了剪纸专业委员会,将全市剪纸传承人和爱好者、中小学剪纸课老师组织起来,经常开展活动,形成了“老、中、青、少”四代剪纸人的代际传承梯队。在庆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带领下,他们逐渐走向全国,多次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扩大了甘肃剪纸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剪纸艺人们互相学习,切磋技艺,勤奋创作,成果丰硕。在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和全国各地的民间艺术展览交流活动中,都离不开他们的身影。庆阳剪纸艺人们坚持开展剪纸进校园、进社区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剪纸新秀,数十年如一日。他们参加全国各地的剪纸展览和竞赛,屡获大奖,剪纸服饰走秀就是他们参与这些活动,经常展示艺术风采的方式。剪纸艺人们就是在这不断“走出去,请进来”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庆阳剪纸艺人们通过剪纸创作活动,内心的激情得到释放,剪纸的风采得到展示。

  人间四月花芳菲,庆阳环县借助剪纸服饰秀,宣传杂粮、羊肉等地方特色产品;在全省文旅助力天水麻辣烫的活动中,庆阳剪纸服饰秀现身天水古城,献上来自岐黄故里陇东剪纸艺人们的敬意,吸引了无数观众;5月剪纸服饰秀在兰州中山铁桥亮相,网友评论说:“大气精彩,雍容华贵,喜气洋洋”“吉祥,喜庆,中国年味儿”……在深圳文博会,参观者争相与身着剪纸服饰的姑娘们合影,并赞叹:“凤落鹏城,为文博会增光添彩了!”

  从董志塬上走出来的庆阳“霓裳羽衣”,将根深叶茂的陇东剪纸文化,传向四面八方。

  其实,剪纸走秀演艺在庆阳市已发展多年。在地摊社火里,常有表演者包头戴花,穿红色大襟袄和或红或绿的百褶长裙,着红色绣花鞋,手持勾锣,舞之蹈之,歌之咏之。剪纸走秀中的彩伞也是黄土高原上社火项目中的道具,本意是祈求风调雨顺,同时指挥演出队伍的节奏。

  民间艺术坚韧顽强地传承着。流淌在我们基因里的剪纸文化符号,正在一点一滴地滋润人们的乡土情怀。

  立意:唯寄长歌与我来

  这场霓裳羽衣般的剪纸服饰秀的文化根脉在哪里?是否是民间传统的诗意回望?

  剪纸服饰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创新表达形式,镇原县文化馆馆长常燕还为“剪云裳”申请了专利,有的剪纸服饰还被用于制作婚庆礼仪服装,这无疑使剪纸服饰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剪纸是民间艺术系统中为其他类型的工艺储存纹样的艺术,在服饰的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陇东传统服饰的剪纸花样中就有鞋花、枕头花、帽花、围裙花、衣袖花等。庆阳市历届香包节的节会展演中,也出现过儿童舞蹈的肚兜装、皮影风格的剪纸服装秀等表演内容。

  中华服饰文化古老、深远、博大,纷繁多姿。秦服大袖绕襟,曲裾绕襟,有上着紧身袖衣,下着长裙的特点,男子崇尚袍服。汉乐府“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汉代妇女着襦裙较多。唐代妇女小袖短襦,紧身长裙,腰系绸带,袒露脖颈,随着胡服的引入,渐向飘逸风格发展……剪纸服饰吸收了传统服饰的特色,形成了新的风格,使人们充分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时代风采,认识到古老剪纸在现代生活里的美学价值。

  身着剪纸服饰的模特头顶红盖,玉步轻挪,重现“红轮披角斜”的效果。剪纸服饰秀活动,变换设计维度、转换材质、简化图案、重新拼接组合,形成了新的创意衍生品。

  寓意:霓裳实录在其中

  霓裳羽衣剪纸服的图式来自哪里?

  剪纸的图式有许多是原始图腾与传统民间习俗的再现,庆阳剪纸艺人们把生命树、抓髻娃娃设计到剪纸服饰之上,表达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理念。还有一些寓意吉祥的剪纸图案,如双喜花是结婚的喜花;莲花娃娃,表达连生贵子的愿望;喜鹊梅花,表达喜上眉梢的情感等。

  其中,以祁秀梅剪纸作品为图样的剪纸服饰设计相当出彩。

  祁秀梅,甘肃省镇原县临泾乡人,著名的民间剪纸艺术大师。她的作品中较为完整地保存和体现了民间传统思想、美学思想,艺术观念和造型观念,并涉及许多图腾文化和古老民俗。莲花、菊花、牡丹花、海棠花、葫芦花等多种剪纸花卉都是怒放姿态,一朵特大鲜花向四面八方放射,花枝展开若人之手臂,花心花瓣上带着许多花籽,呈圆点或小方点状,这种意象充满大自然的张力,生命旺盛,朝气蓬勃。而龙凤呈祥等主题,与各种花草鸟鱼、梅兰竹菊等图案配合,洋溢着浪漫喜庆的欢乐情怀。

  庆阳剪纸具有形象生动、淳朴敦厚、富于装饰性的特点。祁秀梅剪纸作品的风格秀丽中见厚重、单纯中见深蕴,雅致中见富丽、规整中有变化,其刚劲有力的线条塑造出的传统剪纸形象神古朴又庄严,给人以舒适、安静、幽雅的感觉。庆阳剪纸服饰将这些作品转换为设计图样,如花卉飞蝶、瑞鸟家禽、鹿鹤同春、燕鹤凤鸟、狮子老虎等,凸显了陇东剪纸的大气、秀美,反映了人们的美好祈愿。

  诗意:发于歌咏形于诗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一场场剪纸服饰秀,是诗也是乐,是舞也是歌。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实现着传统艺术的升华。

  从古至今,人类把自身对自然现象的体验、自然生态的感悟,创作为丰富的图像。通过单纯的、象征的图形连接起来,记录其精神,成为心灵化、视觉化的图形系统。这些图像的创造不仅是为了表达具体的自然形象,同时也是为了表达意念。两者融合,形成了稳定的心理符号体系和图案纹样,这些图纹成为特定族裔的文化符号体系和直观形象艺术。庆阳剪纸就是这样的文化宝藏。

  庆阳剪纸服饰走秀以简化的形体、创新的手法,激发了剪纸作品的活力,提升了剪纸作品的亮度。“动起来”的剪纸服饰以强烈的立体性、行动性展示,消除审美疲劳,以可视化的形状、色彩、结构、风格,拓宽了剪纸艺术发展的全新空间。

  在这里,传统剪纸的象征体系被激活,跨越时空的局限,以“霓裳羽衣”的形态,由远渐近,走上了高天厚土、蓝天白云的大舞台,动静适宜地呈现着对称、平衡,是一幅拖曳着的剪纸画卷。如果你真想细读,每一件作品中包含的题材、典故、象征等,都讲述着一个个故事里的动人情节,传达着一种种浓烈的情感。

  剪纸服饰秀移步换景,以郁郁葱葱的秦岭、子午岭、六盘山、白塔山、皋兰山为背景,形成了氤氲飘逸的气韵、惊艳清奇的诗词意境。身着“云裳”的表演者,行走在关陇大地、泾渭之间、黄河两岸……真是云霓拖曳、倩影翩翩。庆阳剪纸服饰秀的惊艳亮相,展现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绮丽风采。

  理解了庆阳剪纸服饰秀的创意、立意、寓意、诗意,我们就能明白,这一场场服饰秀的惊艳表达里,既有对古老传说的艺术复现,也有对诗情画意的形象阐释,更是对现代文明的浪漫抒情。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