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约庆阳 包容天下丨相约庆城:探寻岐黄故里 揭开凤凰城美丽传说

中国甘肃网

【专题】2024全国百家网络媒体庆阳行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庆阳庆城是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从周人先祖不窋部落在此筑城,4000多年来一直有人居住。

  6月11日下午,“香约庆阳 包容天下”全国百家媒体记者庆阳行大型采访活动走进庆城,探寻庆阳岐黄故里之源,揭开凤凰城美丽传说。

  “庆阳亦是先王地,城对东山不窋坟。”明朝著名文学家李梦阳的诗句写出了周人先祖不窋,而这里的城就是周人筑城而居的庆城。

  庆城四面环山、两水绕城,环江、柔远河环绕着黄土高台,两河相汇形成的马莲河在黄土高原上流淌不息。站在高处俯瞰宛如展翅高飞的凤凰,所以又被誉为凤凰城。

  历史穿越数千年,有的古城在岁月长河里淹没,有的古城在兴衰交替中轮回。而庆城古城在4000多年的时光里一直有人居住,是繁华的人间烟火,延续着黄土高原的文明,孕育了灿烂的民俗文化,成为人们至今都能看到,一直活着的古城。

  在这片黄土地上有周人先祖不窋,有华夏中医始祖岐伯。

  相传,岐伯出生在庆城县葛崾岘乡的青龙嘴。岐伯少而神灵,长而博识,厚道谦恭,睿智超群。成人后,立志悬壶济世,解救民间疾苦。他长途跋涉,先后跟随广成子等学习医术。他白天识药、尝药性,晚间学习养生之道,掌握阴阳四时运气之理、经络医术疗疾之法。数年之后,岐伯的医学理论和临症技术精湛,治病无不奇验。

  后来黄帝在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时,广成子向黄帝推举了岐伯。黄帝亲自考察,论医问政,见岐伯聪颖惠敏,学识渊博,便拜岐伯为师。

  岐伯岐黄论医,诞生了闻名世界的《黄帝内经》蓝本、奠定了中华医学理论基础。使庆阳成为中华医学的发源地。

  作为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在中医发展中的作用堪称为基石。

  《黄帝内经》分为《灵柩》和《素问》两部分,如今仍在流传的《素问》不少都是黄帝询问,岐伯作答,进而阐述医学理论,而回答黄帝问题的岐伯,被后世尊为华夏中医始祖。

  如今,岐黄故里已经成为庆阳的5张城市名牌之一,跟随华夏中医始祖走进庆阳,巍巍子午岭是天然的中医药宝库,梁峁沟壑的黄土高原是中药材良好的生态家园。目前,庆阳市有中药材527种,占甘肃中药材资源的34.5%。

  寻根岐伯故里,走进庆城,药王洞是岐伯生活的足迹,相传,历史上包括孙思邈等众多“药王”曾来到药王洞拜祭他们共同的医祖岐伯,药王洞这一地名也是因此而得名。

  为此,庆城县招商引资打造庆州古城药王洞民俗文化村,该项目总投资8.46亿元,规划南北长3.2公里,占地1270亩。集旅游、餐饮、娱乐于一体,建设包含陇东民俗特色小吃街、庆阳传统民俗窑洞、四合院、六合院及旅游综合体的休闲养生村。融合岐黄中医药文化、周祖农耕文化,让“药王洞”的地名文化可触摸、可追忆,成为特色养生名片。

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