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灵台:“乡土人才”马登云的有机小麦创业路

2024-06-11 16:00 来源:中国甘肃网

马登云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甘肃有限公司农食部经理韩瑞麒查看有机小麦成熟情况 朱强/摄

  微风拂过金色的麦田,沉甸甸的麦穗儿随着麦浪轻轻摇摆,仿佛欢快地唱着丰收的赞歌。眼下,灵台县荔江生态农牧有限责任公司的千亩有机冬小麦已陆续进入成熟期,丰收在望。该公司负责人马登云随手揪下几个麦穗,搓掉麦皮,看到一粒粒饱满的麦粒,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马登云是灵台县朝那镇人。行过医、经过商,在建筑行业爬滚打了数十年,本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时候,他却选择了急流勇退,将目光转向了农业,转行发展起了有机小麦种植,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投入到了小麦基地建设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有机小麦,那时候,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有机小麦的价格要比我们的普通小麦价格高那么多?我们灵台到底能不能种植有机小麦?怎么样?才能把有机小麦发展起来,提高我们小麦的收益。”马登云说。

  在承包土地前,马登云查阅过一些资料,发现有机小麦种植的发展空间很大。他想,如果能抓住有机小麦和有机石磨面粉产业独特的市场优势,在家乡广袤的田野上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来,也未尝不可。多方打听后,他发现灵台县中台镇安家庄这个地方,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对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于是,2016年马登云放弃了打拼十多年的建筑行业回到家乡,在中台镇安家庄村承包了1036亩丘陵台地,并购置了数台用于农业生产的机械,建成了自己的厂房。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但要有勇气更要有技术。马登云深知,想要通过种植有机小麦干出一番事业来,仅凭热情是行不通的,技术要领才是关键。为了方便自己学习,他给自己位于半山腰的厂房里引了网线、购买了电脑,一有空就在网上学习,感觉有用的书籍就立马买来细读。积极向县农技中心专家请教,不断进行有机小麦生产过程地探索,同时还利用农闲时间,赴甘农大和兰州大学分别参加了农广校高素质农民培育青年农场主培训、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为自己“加油充电”。

  国家对有机农业有着严格而完善的认证监管体系,除了在种植过程中严禁使用化肥农药外,对种植周边环境的地下水质、空气质量及与普通大田的缓冲隔离带等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即使在种植土壤检测合格的情况下,必须历经三年的强制转换期才能取得正式有机证。         

  “三年的转换期确实艰难,只有投入没有收益!”马登云说,因为有机农业发展周期长、投资大、效益产生慢,所以很多人望而却步。但他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只能咬紧牙关坚持下来。在种植中,他严格按照国家有机小麦生产要求,坚持不用一粒化肥、一滴农药、一片地膜。采用深松耕和深翻措施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采用复种豆类绿肥和施用牛羊粪肥来提高有机质含量,争取让每一个地块的粮食都符合有机标准。

  采访中,碰巧遇到了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甘肃有限公司农食部经理韩瑞麒。他告诉笔者,有机小麦每年都有一次检测。他几乎每年都会随检测组来马登云的基地取样检测。说起马登云的有机小麦,他肯定地说道:“无论从现场的检查,还是他们在的种植、田间管理、采收以及加工过程中的记录、产品抽样检测,均未检出有机产品禁用物质。从现场检查的这几年来看,该基地生态环境较好,生产规范,有机面粉及麸皮都能达到国家执行标准。”

  有心人天不负!一路走来,挫折和困难从未成为马登云前进路上的阻碍,心中坚定的信念和梦想,一直鼓舞着他,风雨兼程,勇往直前。目前他本人已获得高级农艺师职称。基地也全面掌握了有机小麦的种植、仓储和加工的技术。如今,有机小麦年产198吨,可加工有机石磨面粉158吨,有机麸皮40吨,年产值达到420余万元。他注册的“汉黍”品牌面粉也入选甘肃省第四批“甘味”农产品品牌名录。有机冬小麦、石磨面粉、有机麸皮通过国家认证的同时,也填补了甘肃省有机农业领域的两项空白。他本人也先后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甘肃省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名录第一批入选专家,被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评为农民教育培训“百优保供先锋”,荣获甘肃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达人称号。2021年被甘肃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甘肃省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同年被中共平凉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平凉市“乡土人才”。2024年被甘肃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现在,马登云基地生产的有机面粉也在线上和线下形成了较好的口碑。说起以后的发展,马登云说:“如今基地生产已经步入正轨,今年我们已经对原有加工厂房进行了扩建和完善,进一步规范了加工流程,面粉品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有机面粉的相关宣传,争取让更多的消费者吃到我们的有机面粉。争取带动更多的群众加入到有机小麦的种植中来。”

  通讯员 朱强 熊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