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在嘉峪关举办
6月8日上午,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在嘉峪关市举办。活动现场通过组织展览展出、非遗展演、文创展示、战略协议签订、精品项目推介、保护成果展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等活动,呼吁社会公众共同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让文化遗产保护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活动公布了甘肃省革命文物社教十佳案例推介名单、“博物馆里读中国——文物里的甘肃故事”主题展览推介项目、2024年甘肃文物全媒体精品传播优秀推介项目,发布了甘肃省廊桥调查成果、甘肃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图和甘肃省省级以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分布图,并举办“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周年长城图片展开展仪式。活动现场,甘肃省文物局与嘉峪关市政府签订共促嘉峪关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协议,省文物局分别与甘肃日报报业集团、中国电信甘肃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省文物系统围绕“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的活动主题开展精彩纷呈的文博活动,各地各文博单位组织开展了710多项精彩纷呈的文物展览展示和惠民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起珍爱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氛围。
又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6月7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酒泉主会场系列活动在敦煌开幕。
此次活动由酒泉市文物局、敦煌市政府主办,举行以千年刻经史为主线的“中华文化奇迹——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以西云观壁画保护、长城烽燧遗址抢险加固等为内容的“敦煌市文物保护工程成果展”,并组织全市文物工作者赴文化遗产现场实地考察。活动旨在通过展览展示,宣传国家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宣传文化遗产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重要成果,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酒泉是文物资源大市,境内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393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5处。近年来,酒泉市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效能,着力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为科学有效保护传承敦煌文化,走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交流融汇的创新发展之路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我们将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研究利用,深化文旅融合,促进交流互鉴,让文物展示传播活动精彩纷呈,让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惠及大众。”酒泉市文物局局长何国宁说。(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于晓明 徐俊勇)
- 2024-06-09暑期来甘肃开启研学之旅
- 2024-06-08兰州文旅推出端午假期10条精品线路
- 2024-06-082024(甲辰)年公祭伏羲大典6月21日举行
- 2024-06-08兰州文旅推出端午假期10条精品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