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县域 促提升】种菜“种”出好生活——张掖市甘州区和美乡村建设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巩炜 李峰 郁婕 范海瑞 洪文泉 侯洪建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 静
孟夏时节,从张掖市区出发,沿着国道227线一路向南。远处,祁连山顶白雪皑皑,道路两侧,连片的菜地郁郁葱葱,洋溢着勃勃生机。
甘州区是全国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和西菜东运基地。近年来,甘州区精心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且附加值高的有机蔬菜,有力推动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蔬乡庭院美几许
记者来到梁家墩镇五号村,一座座白墙灰瓦的小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鲜花摇曳,美不胜收。这里名叫蔬乡庭院,是村民新的居住地。
“蔬乡庭院一期于去年6月开工,目前已经建成入住,一共37个院落,二期计划建设70个院落,已完成前期手续办理及场地‘三通一平’等工作。”梁家墩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姚学煜介绍。
走进村民万海霞的新家,这是一套三室二厅的房子,装修美观,与城里的楼房并无差别。万海霞告诉记者,以前她在城里打工,两年前回到了村里,当时的老房子已经破旧不堪,正好村里在筹划建设新房,就赶紧报了名。
“不算院子,我家房屋面积是89平方米,而且没有公摊面积,总价17万元,拆除旧房子补助了8万多元,又贷了政府贴息贷款,今年‘五一’期间我们就搬进了新家。”万海霞说,“真心感谢党的好政策,没有政府支持,我这辈子也不可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蔬乡庭院,充满乡村韵味的名字,也点出了这里的特色产业。“五号村因为邻近张掖市城区,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就开始发展设施农业,种植大棚蔬菜,是张掖市最早发展设施农业的村庄之一。”姚学煜说。
五号村现有990人,经营54座高标准智能化日光温室。2023年,全村收入23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979元。五号村改善村庄面貌、壮大特色产业,去年被确定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
有机蔬菜效益高
穿行在乡间小路,伴随着两旁集中连片的日光温室大棚,记者来到了党寨镇马站村,大棚内,辣椒、西红柿、娃娃菜长势旺盛。
“以前我们村种普通蔬菜,2021年,村集体公司和国内的几家企业签订了有机蔬菜供货协议,自此全面转型进入有机蔬菜种植领域。”马站村党支部书记、张掖市兆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兆存说。
“种植有机蔬菜,土壤有机改造是第一步,改造需要两年的转换期。目前,我们村共有1200亩有机土地,处于转换期的还有2400亩,未来将形成3600亩的有机蔬菜种植规模。”马兆存说。
“今年,马站村计划投资2650万元,新建有机设施大棚、有机育苗中心、‘牧草银行’,建成6000吨冷链物流中心,建设1万吨有机肥生产线,销售有机蔬菜1万吨以上,力争村集体收入突破300万元。”马兆存说。
马站村按照“片区党委+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模式,成立“兆田有机蔬菜产业链党委”,由村集体公司牵头,打造集有机农产品种植、有机肥生产、有机蔬菜加工、有机蔬菜流通销售和休闲采摘为一体的有机产业链国家级和美乡村示范村。
“有机蔬菜每年种植两茬,每亩经济收入比普通蔬菜高2万元左右。目前,党寨镇正在进行土壤有机改造的耕地有1.2万亩,绿色有机蔬菜将是党寨镇蔬菜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党寨镇镇长柴玉说。
“马站田居”待客来
马站村,相传因骠骑将军霍去病在此屯集兵马征战匈奴而得名。全村1963人,有耕地面积4750亩,已经成为以种苗加工、设施农业、休闲采摘和物流配送为主要业态的蔬菜大村。2023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万元。
在马站村村头,坐落着一个鱼塘,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这里坐满了前来休闲垂钓的游客。“我们村紧邻国道227线,距离张掖市区不到10公里,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在垂钓之外,村里种植的有机瓜果蔬菜还可以供市民采摘,我们也正在打造特色餐饮、民宿等,接待乡村休闲游的张掖市民和甘青大环线的来往游客。”马兆存说。
“马站田居”是马站村集中安置区。2022年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5个户型结构房屋151户,装修入住56户。马站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2023年创建为省级首批“和美乡村”。
五号村、马站村的美丽蜕变可以说是甘州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的缩影。近年来,甘州区以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为牵引,拆除农村危旧房屋,推动乡村建设,各乡镇按照“戈壁水乡”“明清风韵”等风格,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2024-06-033日至6日 甘肃省将迎降水+大风沙尘天气
- 2024-06-03兰州市举办市区两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
- 2024-06-03在兰科研“新四军”力量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沙龙活动举行
- 2024-06-03兰州市妇联“巾帼普法乡村行”走进红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