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聚焦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绝美!庆阳非遗香包剪纸+说唱 鹏城大放异彩

2024-05-25 16:19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好漂亮啊!”“这是把剪纸穿在了身上。”“真喜庆。”……

  5月24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第二天,深圳会展中心文化产业综合展9号展馆内,一场融合非遗“庆阳剪纸”与现代时尚的服装走秀令参观者惊喜连连,为甘肃主题馆带来持续高流量人气。

  作为“一见庆阳”主题文化日活动的一部分,庆阳剪纸秀+南梁说唱同台展示,大气、时尚,尽显魅力的设计和展示,淳厚、粗犷,极具特色的吹奏和演唱,现场参观者或驻足观赏、或拍照,整个场馆淹没在浓浓的庆阳民俗风味里。

  庆阳剪纸历史悠久、图案生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剪纸服饰是一次突破与创新,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宫廷文化’与‘现代时尚’完美融合,是非遗传承创新发展的一次成功案例,它打破了传统思维的禁锢,使艺术贴近生活、服务生活、反哺生活成为现实。”庆阳市镇原县文化馆馆长、“剪云裳”剪纸服装设计策划常燕说。

  剪纸服装在场馆巡回走秀,人流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一直跟随着走秀队伍,并不停地用手中的相机捕捉那些令人惊艳的瞬间。老先生姓刘,今年60岁,专程从香港赶来观展,正巧遇到庆阳剪纸服装秀。

  “之前见到的都是小剪纸,如此设计精巧的是第一次见,既有民俗特色又不失典雅。”老先生如是说。

  凭借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庆阳人民心随意到,手随心动,创造出了一件件巧夺天工的剪纸艺术。在甘肃主题馆庆阳非遗文化展示区内,民俗艺人以活态非遗的生动形式,带领参观者体验庆阳非遗文化魅力。

  “这个真像啊!”庆阳剪纸市级传承人马路的人像速剪作品赢得参观者阵阵赞叹。“不到2分钟就完成了,真的是又快又逼真。”长城新媒体记者郭甜肖拿到自己的肖像剪纸,满意地说。

  非遗绽放异彩,香包香漫展馆。巡回走秀中,庆阳文旅工作人员向游客、参展商及国际友人赠戴了庆阳香包,精美的庆阳香包赢得了阵阵赞美。

  “庆阳香包真赞,你们大家都来买。”来自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两位国际友人现场做起了庆阳香包的推介官。

  在展馆内,庆阳香包、剪纸等民俗产品同步进行展示展销,深受现场观众欢迎,大家纷纷争相购买。

  “这些香包样式有什么寓意?”在庆阳香包展示展销区,许多参观者围着李彩云。“这个五毒香包代表驱瘟辟邪,这个柿子香包代表事事如意……”李彩云耐心地向大家解答。

  李彩云是庆阳香包市级传承人,她的香包在传统针法的基础上融入了时尚元素。此次参加文博会,李彩云带来了30多种3000余件香包产品,仅5个小时,就售出400余件。

  深圳的刘女士是第一次近距离欣赏庆阳香包,这些充满庆阳文化元素和符号的香包让她爱不释手。“真没想到庆阳香包这么特别,让人忍不住想带回去一两件。”刘女士说。

  把非遗保护和生产化、商品化联系在一起,能够为非遗保护和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围绕剪纸、香包等民俗产品的深入开发,庆阳相继建成一批龙头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销售、行业引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带动作用。

  据统计,庆阳现有文旅商品生产企业220多家,开发文旅商品5000多种。

  深圳文博会见证了20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文化交流、产业合作搭建了广阔舞台。

  今年,全国共有超6000家展商线上线下参展,第十五次实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

  庆阳文旅通过资源宣传、项目推介、非遗展示、节目展演等多种方式,全力宣传庆阳文化旅游资源,央广网、新华网、香港商报等众多媒体进行报道,庆阳城市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推动庆阳文化产业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庆阳还借助文博会积极宣传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有关信息,向全国各地的朋友发出邀约,到庆阳观山水人文美景、品庆阳特色美食、享文化休闲之旅。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